作文課上,張平平描寫楊二姊那田園般生活的文章,常常被老師評優,公開朗讀。語文女老師姓陳,她是張平平生平第一次見到的美人,那一襲長發像會流動的墨色水波,隨著她溫柔的舉止,覆在她背上肩上輕輕地滑動。她正在念平平的一篇作文:“……雞窩裏有很多隻雞,他們都是親戚,有爸爸,媽媽和孩子。一隻小草雞正在琢著地下的小沙粒,她身體的羽毛有好幾種顏色,我們給它起名叫‘小花’。‘小花’看見自己的媽媽走過來,‘噌’地一下,就跳到它的背上,她的媽媽就耐心地馱著它到處逛……走著走著,被大公雞看見,大公雞是這群雞的頭領,它嫉妒小雞那樣得意,立刻飛撲過去把它攆下來……”陳老師說話聲很溫柔:“同學們,你們覺得有意思嗎?是不是很生動,寫作文就是要有意思……當然,你們要有觀察力才能寫出來,你們看張平平觀察得多細致。”
張平平跟著楊二姊見識過更多真實生動的生活,她對大家說:“我們家養了三頭豬,我發現,三頭豬有兩頭笨,有一頭特別的聰明,她是我的……”這話出來,把整個教室笑得東倒西歪。“雞很奇怪,如果把它的一隻眼睛貼上,它就會原地轉圈圈,走不了路……”同學們不知道她哪來那麼多奇談怪論,她一說他們就覺得好笑。老師讓同學們用十分造句,張平平舉手說:“我十分不想上學。”又是一片哄笑。後來,她就不再說他們聽不懂的話。
上學後,張平平又住回原來的大院。一放學回家,張平平先寫作業,寫完作業就拿著她的鐵環找鄰居玩。院裏和周圍的孩常常聚成一堆,大大小小的,有的沒上學,有的已經上了好幾年。有個叫季鵬的男孩兒跟她是同班同學,他不怎麼愛玩,前院有個開朗的男孩兒老跑過來找她玩,他也是剛入學,但在另外一個學校。因為她總拿著鐵環,孩子們給她起個綽號叫“張鐵環”,張平平不喜歡這個綽號,但抗拒沒有用,她決定把那個東西永遠收藏起來。
剛入學的孩子們基本都乖巧聽話,最怕老師。漸漸地,那些跑起來都有些不穩當的娃娃們,一個個地開始變樣,身手越來越靈活,個頭兒快速往上竄,體格更加矯健,精力更加旺盛。四五年級的時候,張平平覺察到,班裏的氣氛出現些異樣,關於男生和女生之間的事情被秘密地傳來傳去。據說男女之間有什麼特殊的事情,不能公開講,有的男生已經在向女生傳遞東西,被人發現,有的暗暗喜歡誰,也被人宣傳出去,大家對這個話題的興趣超出其他。
在學校老實呆了三年,張平平長高了,身體長得更瓷實,頭腦更活躍,院裏也再不內叫她“張鐵環”。逐漸長大的她,已經完全摸清楚學校跟老師的套路,骨子裏的不安分暴露出來。她身邊總是圍繞著幾個關係密切的人,湊成小團體。做遊戲是一夥,搞衛生是一組,考試時分工協作,由張平平寫好,其他人配合傳遞給需要的人。幾次考試下來,平常課堂學習表現不好的幾個,卻都考出高分,弄得老師很納悶。不過,老師還是技高一籌,她們能收到內部情報。賈老師找張平平談話:“張平平,你現在怎麼變得這麼難管理?以前不是這樣的呀!你覺得你這樣是在幫助他們嗎?”張平平抵賴說:“我給他們講的課啊,我自己整理的學習方法、背誦口訣,我還把詩編進流行歌曲,她們就都記住了。”“你覺得這樣說,我就信了?那幾個明明平時上課一提問就甚也不會,考試就考得挺好,這能糊弄得住誰?你學習搞什麼花樣我不管,再發現考試抄襲,就嚴厲處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