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自從袁世凱在這裏建立北洋新軍的兵工廠後,就開始駐紮著北洋新軍一個鎮,似乎有了這麼一萬多人的官兵,就足以保境安民、百姓安居樂業,但事情往往不是那麼回事。
官兵駐紮後,不管軍紀是否真的嚴明都會有各種騷擾百姓的事情發生,其他年月供奉米糧蔬果魚肉蛋禽總是不少,這些一點一點都要攤派到各家百姓的身上,大戶人家自然是不會被攤派的。
好在有了新軍駐紮後,往常多如牛毛的馬賊、土匪總算收斂一些不再前來騷擾,這才讓保定的百姓們日子沒有那麼難過,如果是靠近兵工廠的人家,還能販賣一些小物件賺點小錢。
可是今年保定的百姓們發現自己好日子還沒有過幾天又開始倒黴了,不知道朝廷從哪裏弄來的兩萬多西北窮鬼到了這裏後,簡直看見啥都是稀罕的不行,見啥拿啥。
一開始大家夥還慶幸這幫西北來的回民沒有阿訇不會隨意殺牛羊家禽來吃,可是時間長了這幫回民學聰明許多,既然自己沒法吃,可是能拿去賣錢啊,這樣大家夥可就遭了災。
家家戶戶經常丟東西也就罷了,連牛羊這些家裏的命根子都有可能丟失,每日都有大量的百姓往官府告狀,這可是關係到每年耕種的大事,輕忽不得,官府也憤怒了。
本來吧,袁宮保大人奏請朝廷調集西軍騎兵就是來幫著打仗的,結果把自己家門口弄得亂七八糟,不僅保定知府看著心煩,就連保定兵工廠還有北洋新軍上下都看不過去了。
更關鍵的是,這些西北騎兵小家子氣的很不說,還比北洋新軍更加目無王法,搶掠一下小門小戶也就罷了,居然還敢對保定府內的高門大戶動手,這些大戶人家誰家沒有個後台
於是經過一番爭吵後,馬安良隻好率領兩萬騎兵從保定移駐到了數十裏外的高陽縣城,禍害下麵的縣總比禍害州府要強得多,雖然高陽縣上下同樣也是鬧得沸沸揚揚,不過保定府這邊大家就當沒有看到了。
不管怎麼說,西軍自從來到保定府之後就沒有什麼好名聲,尤其是高陽縣這邊從最底層的小民,到地方大戶甚至是官員,都恨不得天天咒罵西軍趕緊早死早投胎,但一個個也隻能是背地裏嘀咕兩聲,誰讓人家手裏有刀把子呢?
其實馬安良自己心裏也很煩惱,他才不願意來這邊剿匪呢,自己好好地在西北當自己的土皇帝,那日子多舒服,比離家數千裏跑來這邊受氣強多了,在家老子還用搶?
早些年的時候,西北地頭上的帶頭大哥是董福祥,就連馬安良自己都是跟在董福祥後麵混日子的,人家董福祥那可是跟著當初左宗棠大人西征新疆的老營頭,資格硬不說戰鬥力也是首屈一指。
不過自從董福祥率軍跟八國聯軍連番大戰,又一路護送老佛爺、皇帝西狩西安後,不僅沒有獲得功勞封賞,還還因為跟八國聯軍的戰鬥被朝廷罷官,一度差的連命都給丟了。
這樣一來馬安良自己也害怕了,好好地給朝廷賣命居然還能落到這樣的下場,看董福祥的下場後他幹脆也辭官回家,不過手裏的兩千多部族騎兵還是得牢牢的抓住,畢竟西北這地界就認人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