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如何應對(1 / 2)

耐心聽禹四哥說完東北義勇軍的遭遇,武剛這邊也都明白了究竟發生了怎麼一回事,不過通遼距離山東畢竟太過遙遠,大部隊前往支援不是小規模的行動,武剛必須好好召開會議討論才行。

正好這時徐子墨得知禹四哥的消息跑來相見,兩人許久不見碰麵又難免一陣絮叨,武剛便打法徐子墨帶著禹四哥去見那些安置在濟寧州一帶的江東六十四屯鄉親,也算是給自己多留點準備的時間。

“大家夥說說咱們該不該接受禹四哥他們的投靠!”武剛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會議室內密密麻麻擠滿了人,除了距離太遠的楊坤,哪怕是方鶴跟劉十九這些身處外地的將領都在用無線電關注這邊的會議。

李如鬆第一個站起來:“軍主,隻有盡可能的壯大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我以為招攬東北義勇軍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要討論的隻不過是咱們該怎麼招攬,怎麼將這支隊伍化為己用,這才是最重要的!”

眾人聽聞都是點頭,這是老成之言。

陶成章想了想建議道:“既然禹四哥那邊缺糧少彈藥的,那咱們就得趕緊支援過去,如今不是張韜他們彙通洋行手底下有十幾艘海船麼?正好將這些物資從海麵上運到遼東,這樣東北義勇軍可以用騎兵接應!”

林漢皺眉道:“陶先生說的確實有道理,這樣利用海運不管是時間上還是便利上都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咱們不能不考慮朝廷的北洋海軍啊,雖然他們現在大部分艦船都在長江一帶停著。

可是他們卻可以跟洋人求援,洋人是不願意派出大軍到陸地上跟咱們義勇軍對拚,不過到了海麵上他們肯定還是願意出手的,畢竟咱們早就跟這些洋鬼子成了死敵不可不防!”

陶成章眉頭一豎,卻隨即自嘲道:“這個確實是在下想當然了,可是不這樣的話又能怎麼樣呢?畢竟禹四那邊光是隊伍就是一萬五千多人,人吃馬嚼的,又有墨爾根好幾萬百姓,這需要的補給可就多了去!”

唐通想了想建議道:“確實是這個道理啊,不用海運的話根本運輸不了多少的東西,可是海運又要擔心北洋海軍跟洋人的艦船襲擊,但是咱們真的很需要這支隊伍,不能這麼輕易放棄呀!”

唐通這番話說出眾人的心聲,雖然如今連戰連捷之下,義勇軍整編新的軍隊很容易,但是新兵沒有半年根本訓練不出來,即便訓練出來沒有經過戰爭也根本無法跟打過仗的老兵相比較。

如此來看東北義勇軍,哪怕人數再少,也是跟俄國人打過幾場大戰的,況且這支義勇軍中騎兵的比例很大,非常有利於在滿蒙地勢平坦的地形活動,跟中華義勇軍也能很好的融合到一起。

“軍主,何威發來一個建議!”

從彰德府分開後,何威就跟劉呈祥一起去建立了太行山根據地,因為劉呈祥喜歡帶騎兵,所以都是把步兵交給何威負責,兩年下來太行山根據地居然也有了五千名步兵,加上劉呈祥率領的三千騎兵,也是一股極大的勢力。

目前他們聯合張亮這一支隊伍,已經控製了從彰德府西麵的遼州向北一直到大同一帶的大半個太行山脈,尤其是北部靠近淶水一帶的拒馬河附近更是有一個小型軍事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