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最是看不起京城裏這些酒肉皮囊,上去就要打,就聽見顏悅那邊一聲驚呼,她轉頭看去,顏悅已經被人挾持起來了。
她美目怒視,質問:“你們知道我們是誰嗎,還敢放肆!”
顏悅被刀子抵著,不敢動作,看著羅湖和人周旋,這夥小混混今天卻像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似的,聽見這話,都哈哈大笑。
“什麼人?這一會兒就成了我的人。”
羅湖氣急,眼見著這些人又要來抓她,隻能靠著自己的武功轉身走了。
顏悅在後麵求饒,她也充耳不聞。
等到人影逃遠了,這夥人趕緊放開了顏悅,低頭賠罪。
顏悅擺了擺手,低聲吩咐:“你們去大街小巷傳些消息,就說王妃被人抓走,羅湖公主見死不救。”
這世上最怕的就是輿論,匈奴的人想要和親,首先就是要服民心,羅湖公主品行不佳,自是難以入皇室。
這麼一來,是匈奴的人出了問題,以後歸順也是一個拿捏的權柄。
紀殤那邊聽到顏悅被劫持的消息就急的發了火,正要出門,就有人來報,王妃的貼身婢女有事回稟。
紀殤聽了顏悅的計劃,心裏不由得趟過暖流,他在陰謀中沉浮,又哪裏有一個人能知道他的苦?
次日,京城上下傳遍了羅湖公主棄王妃於不顧消息,一時之間,人心倒戈,本來還支持和親來換取和平的人也開始猶豫,這種棄王妃於不顧的人就算以後和親了也能重燃戰火。
紀殤聽了彙報,又派人出去加了一把火,傳來匈奴一方其實是找人暗算了王爺,迫使他帶了公主回來,其實私下裏,匈奴在探查我朝的情況。
百姓的傳言,不關朝廷,也不關王爺的事,輿論的指向,以後出了事也隻是愚人自擾。
朝野之下,原本支持和親的人又開始上書,雪花似的折子開始反對和親,支持一舉攻下匈奴,以保百年和平。
皇帝這時候又裝起了仁義,斟酌再三還是要召見匈奴來使,最大限度的為百姓謀福利。
紀殤聽了也不過一聲諷笑,皇帝不過是借著這事拿捏匈奴一番,到時還不是他出場?又是一個循環的死局,皇帝這是一定要拖他下水。
紀殤冷笑,大步踱出房門,怒吼道:“隨本王出城尋王妃,若是王妃有事,爾等提頭來見!”
顏悅攝下這一局的時候,就已經想到這一點,陛下宴請匈奴使者,紀殤必須避一避,所以才沒有立刻回來,給紀殤機會逃開這場宴會。
果然,紀殤剛出城沒多久,宮裏就來了密旨,要王爺進宮想陪,隻是王爺出城去了,如今已過了宵禁,誰也不敢出城尋人。
紀殤陪著顏悅在城外住了一夜,等到第二天回城,早已塵埃落定,紀殤進宮請罪。
皇帝解決了匈奴心情正好,也不多說,就放了紀殤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