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器尊已經明白,百年之後,秦國一定會滅了吳國,甚至滅了燕國,最終一統天火山域。
秦國六代明主,到了趙政這一代,更是雄才大略。
強秦有這樣的太子,難怪能吸引列國人才來投,難怪會越來越強。
這個強秦,真是可怕!“好,我可以幫強秦修築防禦體係,而且這十年內,我絕對不會和吳人聯係。”
“但我希望這十年之內,秦國能保護吳國安全,太子殿下可能保證?”
器尊嚴肅說道。
“當然!”
趙政點點頭,“我這就派人去吳國,和吳國簽訂盟約。”
“這十年內,秦國會和吳國開邊疆坊市,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前輩意下如何?”
一聽這話,器尊頓時大喜,趕緊跪地L:“臣拜見太子!”
從“外臣”到“臣”,這意味著從此以後,器尊不再是吳國臣子,而是秦國的臣子!對於這個結果,趙政非常滿意,眼中不禁滿是笑意。
天乾5年11月12日,秦國使臣前往吳國,和吳國伍相簽署盟約,兩國正式宣布結盟。
消息一出,列國再次震動!這個消息,也讓在燕國蠢蠢欲動的燕王聶易,徹底變得老實起來,不再打攻伐吳國的念頭。
而且讓燕王憤怒的是,強秦居然派來使臣,強勢讓燕國交出孫帥。
本來燕王不想妥協,卻又畏懼秦國的兵鋒,一時間竟不知道如何抉擇。
關鍵時刻,剛上任的“右相”趙三獻上計策。
趙狂假扮的趙三直接指出,可讓吳國出錢贖回孫勝。
當然,吳國吳國沒錢也無所謂,可以用吳國的精品神器來兌換。
秦國使臣身為中間人,讓燕國和吳國的使臣,坐在一起溝通。
最終,曆經激烈的談判後,吳國送上大量神器,這才將孫帥換了回去。
至此,吳國軍神孫帥,歸來!至此,吳國雖然損失了器尊這個天下第一煉器師,卻因為和秦國結盟,成功打消了列國蠢蠢欲動的野心,並成功換回了孫帥,倒也算是不虧。
隻是經此一役,吳國上下都倍感欺辱。
吳王伏犲在伍相和孫帥的輔助下, 開始勵精圖治,休養生息。
所有吳人的心中,都默默的憋著一口氣。
他們都等著吳國強大那一天,然後被他們的王伏犲帶著,兵出強漢,吊打燕國,一雪前恥!……對於外界發生的一切,在葉秋見過七國呂相後,就沒有再關注過。
吳宋兩次大戰,耗盡吳國國力,未來十年之內,吳國再無攻伐天宋之力。
因為趙狂冒充趙三,在燕國當右相,伴隨著經濟貿易的展開,燕國會對強漢言聽計從,兩國十年內也沒有開戰的可能。
而且就算開戰,燕國的經濟命脈都被強漢掌控,燕國根本不堪一擊。
關於什麼是“經濟戰”,葉秋專門給趙狂上過一課,讓趙狂驚為天人,興奮不已。
其實強漢對待秦國的策略,也是打經濟戰。
隻不過秦國的國相——呂相,本就是天下有名的大商賈。
所以葉秋想用經濟打垮秦國,這不太現實。
不過葉秋對秦國的策略,和對燕國又有所不同。
秦國雖無強國之名,實則已經是一個強國。
和強秦合作,讓秦人接受強漢的理念,從而達到“文化入侵”的目的。
呂相雖厲害,也懂經濟,但什麼是“文化入侵”,他卻壓根不知道。
等呂相知道這件事之後,強秦的文化入侵策略,就算是沒成功,那也差不了多少了。
也就是說,未來十年之內,秦、吳、燕,這三個靠近天宋的王朝,再也不是隱患。
至於上三國?
三大王朝雖強,但他們想要攻伐天宋,就必須先打秦國、吳國和燕國!伴隨著商貿的頻繁,秦國和燕國就會明白,他們已經無法離開天宋了。
到了那時候,一旦三大王朝來襲,他們不但不會幫三大王朝,反而會拚死守護天宋!隻要時間一長,吳國也會被天宋的上品給攻陷!對於未來十年的計劃,葉秋已經製定好。
是時候,離開了!仙島,我葉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