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四大書院,自古皆有,並非如今所設。”
甄俊,微微歎息:“隻不過,當年,諸子百家爭鳴……”
卻原來!
儒城的四大書院,早在墨家執政時代,就已經存在。
當年,墨家巨子,彙聚百家諸子,用墨水融合“道”,聯手修築了一座巨城。
此城建成之後,依舊需要繼續精修,以及維護、保養。
在加上,在春秋戰國時代,墨家繁榮到了極致,成為天下第一“家”。
墨者成群結隊,腰間挎刀,遊走於墨城,負責維護治安。
墨者崇尚和尚,雖然武力爆棚,卻從不亂來,而是監督者。
如此原來,百家弟子,都能安心在墨城中,研究自己的學問。
在那混亂的時代,墨城如一個世外桃源,乃是百家共同的聖地。
墨家維持墨城運轉,自然話語權很大。
而所謂的四大書院,在諸子百家時代,便是士子的彙聚地。
後來!
因為思想上的糾紛、矛盾,四大書院的精銳,踏入了更高的大舞台,也就是——稷下學宮。
……
“難怪城北書院,能吸引桑夫子,原來這是一座古建築。”
蘇婉兒,目帶敬畏:“這麼說來,書院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曆史?”
“那是自然。”甄俊,笑著說道:“城北書院的藏書,在四大書院之中,乃是最多的。”
“而在諸子時代,城北書院排名第一,乃是士子雲集之地。”
“隻不過,後來城區東移,城北逐漸衰落,城北書院也……”
在諸子時代,巨城的麵積,並沒如今看到的,如此的巨大。
最初的巨城,隻有城北一地,也隻有一個書院。
隻不過!
伴隨著人口的增加,墨城不斷擴大。
這時間一長,原本盛極一時的城北,就成了老城區。
原本鼎盛的城北書院,也淪為貧民的樂園,遍布寒門子弟。
“既然城北書院,都沒落如斯,你這甄家貴子,為何來此?”葉秋,問道。
“不止是我,那高嘯球,也在此地讀書。”
啪!
折扇瀟灑一搖,甄俊,笑道:“城北是窮,但著這隻是,相對其他,三大城區而言”
“此地,比之其他城池,卻也算是富饒。”
“至少,儒城不會有百姓餓死,哪怕是寒門子弟,隻要優秀,也能讀書寫字。”
……
“如此說來,儒界九山八十一城,還存在餓死百姓,窮人無書可讀的現象?”葉秋,頓時皺眉。
雖然葉秋早就知道,儒界停滯不前,發展極為落後。
但葉秋還是沒想到,儒界的問題,比他想象之中,似乎還更嚴重。
“公孫兄,難道你不是,我儒界之人?”
“你為何會問出,如此簡單的問題?”甄俊,頓時一愣。
“我家公子,自幼在山中,這是第一次出山,很多都不懂。”蘇婉兒,趕緊說道。
“我對儒界的所知,還停留在當年,如今變化太大,有些不適應。”葉秋,點點頭。
“原來如此。”甄俊點點頭,就要給葉秋仔細解釋,儒界如今的情況。
卻不料!
就在此時!
遠方,大地轟隆。
而後!
一匹白馬,呼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