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領導慌忙大聲應道,“我保證完成任務。”
後麵補充的這句話得不是很有底氣,畢竟他知道自己手裏太缺人手,加上險情又不知道如何,心裏打著鼓呢。
指揮部的人也理解他的心情,語氣稍緩地道:“我們知道你那裏的重要性,指揮部這邊會盡量爭取調派一些辦公室人員過去幫忙。”
顯然,他也知道這些辦公室人員都是老弱病殘,在搶險中沒有多大作用,年輕強壯的人都早已經被分配到各個地段防守去了,隻能有比沒有好。
薑新圩離這個領導有段距離,隻看到對方焦急打電話的樣子,偶爾聽到他大聲話傳過來的聲音,但不知道具體的是什麼。
他正準備上前詢問這位領導現在要不要砂石,想告訴他堤腳不遠處他存放了不少砂石,但那個領導卻在掛了手機後朝管湧地點猛跑,一邊跑一邊大喊:“趕快查清管湧位置!馬上查清管湧原因!”
眾所周知,管湧的種類有多種,而針對管湧自然就有不同的處置方式。
比如對於貫通似管湧就很好處理,隻要找到入口,將入口用泥土、砂石一堵,疏通管湧出口,把“管道”裏水流出來就啥事沒有了。當然,如果入口找不到,就隻能采取采取圍堵出水口,人為提高出水口水位,造成堤內堤外水壓平衡,減少或阻止管湧噴出的水量。
但對於地穴似管湧就麻煩了,不管湧入口太多,堵了這個還有那個,更危險的是,大堤內部充滿了空穴,僅僅靠堵根本無濟於事,隻能采取加固大堤,用重物壓實大堤才行。這種管湧不但工作量巨大,而且充滿了危險,大堤隨時有可能崩塌。
管湧是被一個正在休息的防汛農民發現的,出水口在一塊棉花地裏,離堤腳大約三十米左右的地方。跟著其他人跑過去的薑新圩真不知道那個農民是怎麼發現這塊生長茂密的棉花苗出現了管湧的。如果不是一個看熱鬧的老頭指點,他還一時還真發現不了這股水柱。
透過棉花樹的間隙,薑新圩真正看清這個亮閃閃的水柱。噴出的水沒有堤外的洪水那麼渾濁,但也算不上清澈。水柱冒出來不是很高,冒出地麵隻有十幾厘米高,手指粗細,有點軟弱無力,比孩子撒出的尿還沒有力度。
看到它,薑新圩有點不以為然,感覺這點點水量根本不可能危急到大堤。
他覺得上輩子大堤的崩塌應該不是由眼前這個的管湧引起的,不僅是因為這個管湧噴出的水量,更是因為這裏離譚家豬場有著不遠的距離。
他心道:“或許是因為防汛的人都跑到這裏來處置這個管湧了,導致其他地方放鬆了戒備。結果譚家豬場那裏發生重大危險的時候就沒有人發現了。”
想到這裏,薑新圩沒有再看熱鬧,而是轉身朝譚家豬場那裏跑去,他決心死死守在那裏,一旦發現險情立即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