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轉讓應急通信直升機(1 / 2)

不得不,薑新圩這廝在話的時候還是帶有私貨的,還是希望自己多賺錢的:“有關部門連農村的電信都建得那麼好,城市還用嗎?嘿嘿。”

張淑賢可不知道薑新圩心裏打的九九,問道:“你是電信行業的專家,你對郵電部的改革有什麼具體建議沒有?”

薑新圩可不知道提出什麼具體的建議,想起上輩子的改革,他隻好籠統地道:“按地域、業務進行拆分,先獨自運作,等發展差不多了再相互交叉,相互正麵競爭。”

張淑賢點了點頭,道:“聽你這麼一,看來我們的研究也沒有什麼失誤。我們研究出來的改革草案的基本原則差不多。我們計劃先按地域拆分,南北以長江或者淮河為界,各自在自己的地域發展。業務則劃分為固定電話、移動通信,也先在各自的業務範圍內發展。”

他繼續道:“電信業務一下由五到六家公司承擔了,其中電信南北兩家、移動南北兩家,還有一家衛星通信。有兩家長途線路,其中你們飛訊集團就占了一家。我們會在世貿談判給他們爭取十年左右的保護期,等十年之後,國外電信經營商就會進來。”

薑新圩點了點頭,他發現這方案雖然與上輩子的相差很大,但基本脈絡還是差不多的。隻不過在保護方麵比上輩子激進一些,十年後就放國外公司進來。

這是張淑賢道:“薑,還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我們希望你們飛訊集團能夠把應急通信那部分機構可業務交出來,交由國家來承擔,由國家財政支付其費用。你們畢竟是一家企業,不可能南海北地管。你覺得怎麼樣?當然,我們會支付相關費用,包括直升機、通信設備、零配件以及其他附屬建築。”

薑新圩很是爽快地道:“我同意。隻要你們掏這些設備的錢,隻要你們接收相關人員,我們願意轉讓。”

當時,他之所以用米6直升機建立應急通信係統,完全是為了對付日本阪神大地震,為了拯救那些災民和賺錢。

可以,那次救災的目的完全達到,而且還為飛訊集團做了非常不錯的廣告,將飛訊手機打入保守的日本市場。特別是後日本政俯還強行用高價將一架裝備了通信設備的米6直升機給買走了,讓薑新圩賺了一筆。

阪神大地震一結束,這支應急通信隊伍就變得有點雞肋了。正如張淑賢所言,飛訊集團畢竟隻是一家企業,沒有業務更沒有權力跑到全國各地去救災。救災必須在有關部門的統一領導下進行,企業強行去救災,不但會有損政俯部門的形象,還會造成延誤、指揮不暢、忽視輕重緩急。加上災情信息也沒有政俯部門快捷,很可能造成發生大災時動作不快,耽誤救災。而發生一些災時大直升機出動又動靜過大,造成社會恐慌。

既然是企業,就安安心心賺錢才是正道。如果社會上發生了災情,公司積極捐款捐物就是,一樣可以為救災做貢獻。

可想到今年南方滇省會發生幾次地震,他道:“我可以這支隊伍轉讓出來。但根據我們聘請的專家推斷,滇省今年是地震活躍年,我希望你們能加強滇省的地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