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就死了父親的魏震上完初中就沒有在繼續讀下去,一則家裏沒有錢供他上學,而來他沒有心思學習,成績總不好。
十六歲的他是家裏的獨子,也是個極其孝順的孩子,畢業之後在家裏幫母親打理豆腐作坊的事情,這樣老母親也輕鬆了一些,母親帶著他在豆腐坊裏每天打四個豆腐,並且可以賣光。
他的母親經常教導自己,做人就想大豆腐每一道工序都不可以偷工減料,做人做事也是這樣,總想著投機取巧,無功受祿那樣生意做的也不踏實,做人要有底線,做生意也要有良心。
自然而然,魏震的座右銘也就是魏媽媽經常囑咐的那一句,做人要有底線,做生意要有原則。
隨著魏震越長越大,魏媽媽總是看著自己的兒子發愁,皮膚黝黑長相端正的一個孩子在大山裏難道要一輩子賣豆腐,家裏沒什麼錢,以後還要靠他給魏家傳宗接代呢。
沒有錢就娶不了媳婦,現在這個社會上沒有哪家的菇涼會倒貼這說要嫁給你。
“娘,你咋了,最近怎麼唉聲歎氣,是哪裏不舒服麼?”在煮豆漿的魏震看到娘有在發呆,終於忍不住這短時間的好奇問了出來。
“沒有,娘是在想,兒子大了不能老在家裏,應該出去闖一闖。”魏媽媽對著自己的兒子笑著說。
“娘,我不走,我走了你怎麼辦,這生計累,我在家呆著幫您。”魏震聽到娘說讓自己去外地打工,一臉的不高興。
“你也不小了咋不懂事呢,村裏不念書的孩子都出去打工掙錢去媳婦,你天天窩在家裏準備打一輩子光棍啊,你願意娘還不願意呢。”魏媽媽說著,看著兒子孝順的有些執拗,又高興又氣惱。
“我不出去,要不這樣好了,咱娘倆大縣城賣豆腐去好不好?”魏震提議,其實他早就有這樣的想法了,村上的人都這樣說,他家的豆腐好吃,城裏的根本沒辦法比。
如果自己跟娘在城裏賣豆腐賣的火,也是可以賺錢的。
“娘老了,經不起折騰,不過你真有那個想法,娘支持你,總要去看看外麵的世界,縣城總比在家裏強。”魏媽媽說著,她知道兒子的性格,如果他不願意出去,自己是逼不走他的。
但是有不能真讓他在家裏大一輩子的豆腐,既然有進城裏的想法,即使是不願意,或者要承擔什麼風險,那她也認了,一切都是為了兒子。
就這樣娘倆就決定去城裏賣豆腐。
魏媽媽帶著魏震關上家門一起去了城裏,在城裏,魏震看什麼都覺得新奇,因為在鎮上上了初中以後,很吵來城裏,平時沒有什麼事也不往城裏去,所以從小到大來城裏的次數多,可是總是匆匆而過。
看著大街上的車水馬龍,看著路邊門麵店裏的琳琅滿目,看著休閑街裏的燈紅酒綠,看著那一個個的酒店燈火輝煌,魏震被大城市裏的東西吸引了。
他按下決心,一定要在城裏創出一番事業,即使是賣豆腐。
他要在城裏買車,買房,還要娶城裏的媳婦,想著嘴角溢滿了幸福的笑,跟著母親來到一家城裏的表親家裏。
“他嬸子,嗬嗬又來麻煩你了。”魏媽媽客氣的打招呼。
“呀,表妹,你怎麼有空下來的,這是…魏震吧,都這樣大了,越長越俊了,去年回去,還沒這麼高吧。”說話的是魏震爺爺兄弟的兒子的媳婦,也就是他的堂叔媳婦。
“嗬嗬,是啊,空長了一個大塊頭了,沒用。”魏媽媽看著自己的兒子,張的不醜,要是真打扮起來,肯定比城裏的小夥不醜些。
“二嬸好。”魏震上前招呼。
“來,來坐,你叔叔去買東西去了,一會就回來了,中午在這吃飯,有什麼事情下午再說。”二嬸是個賢良的,對這孤兒寡母的不算差,這個堂弟死的時候,家裏沒了主心骨,堂兄堂嫂也算幫了不少忙。
“恩恩,那麻煩他嬸子了。”魏媽媽端著茶和了一口說。
魏媽媽很少下來,得知他們下來之後,堂兄又去買了兩個大菜招呼他們,一桌豐盛的午餐吃的魏震飽飽的,頓時幹勁十足。
吃完飯,堂嫂在收拾碗筷,魏媽媽想要幫忙,可是堂嫂就是不讓,終於也就做了下來。
喝茶抽煙的堂兄終於將說話切入正題。
“弟媳婦帶著魏震下來是有什麼事情啊,你娘倆下來一趟不容易,有什麼事我們能幫上的,一定幫。”堂兄說這看著魏震,這小夥子看著精神是個好苗子。
“大哥這樣說了我也不客氣了,我和魏震準備將家夥搬下來,準備在城裏賣豆腐,他也越來越大了,老在家裏也掙不了錢不說,還把青春給耽誤了。”魏媽媽看著自己的兒子,然後又對這堂兄說。
“也是,魏震也不小了,總有18歲了吧,即使是不上學,那也要好好的。”堂兄看著魏震,長輩的樣子十足。
“恩,想著在下麵做生意見多識廣,以後掙了錢好在縣城裏買房,總是要娶媳婦的。”魏媽媽說著。
“恩,還小,在打拚幾年,將來娶媳婦肯定不愁,我們大侄子張的也不醜,害怕娶不上媳婦。”堂兄說著,笑嗬嗬的看著魏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