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動畫因為《混亂》聲名鵲起,這麼久了,媒體已經爆出這家動畫公司也是屬於何沐的,所以水木聯合荷葉,說白了還是何沐一個人的遊戲。
在微博中何沐故意用了那麼多零,就是為了讓讀者一個一個的去數,恐怕會有一些人乍一看會認為是300萬,也會有一些人認為是3000萬,但恐怕不會有人想到是三億,當他們一個零一個零的數清楚之後,肯定會有無數人懷疑何沐是否多打了一個零或者兩個零,下方的評論基本都是在問何沐是否手一哆嗦寫錯了,因為沒人認為真的是三億。
三億還隻是買改編權。這在中國怎麼可能,試問如今的華語片又有哪部的製作費用能達到三億,可以說除了《赤壁》兩部曲。幾乎沒有,《金陵十三釵》吹噓投資6億,但據王鳴菲這個內部人員透露,至少有一半的水分。而何沐隻是買版權就花了三億,如果再加上製作費,宣傳費,天啊。這得花多少錢,這又要多少票房才能收回成本!
何沐這條微博一經發布很快就上了各大門戶網站的娛樂版頭條,引起廣泛的議論和猜疑。管他何沐是不是多寫了一個零,管他是不是手誤,反正他已經這麼寫了,我們就這麼報道。這可不算虛假報道。
對於三億買版權。人們更多的是懷疑,在國內,大家都會盡量避開版權開銷,沒誰會為了兩隻小老鼠下這麼大的血本,三億啊,這能拍兩三個《畫皮2》了,華宜二王看了這條新聞也認為何沐是在吹牛,無非是為了把媒體焦點從華宜的H計劃向水木轉移。雖然水木也許真的能拿出三億現金,但他們並不認為何沐真的有這種膽量。
對於何沐引出的網絡大猜想。他本人一直沒有露麵稱自己寫錯了,那條微博也沒刪,一直掛在那裏,直到有一天,《人民日報》登出一則報道,其中包括對當事人之一童話大王鄭淵潔的采訪,人們這才驚訝的發現,三億買版權,這天大的牛皮竟然不是吹的!
《人民日報》的權威和銷量自然不必多說,這則報道一出打消了大部分猜疑,算是給水木、給荷葉還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上映的《舒克和貝塔》一個絕佳的廣告,果然上麵有人好辦事。
日報給出的標題是《三億買版權,水木效法千金買馬骨》,文中寫到這次事件充分體現了作為如今國內勢頭最猛的電影公司,水木森林對版權、對內容、對文化工作者的重視,有利於提升作家和編劇在影視娛樂行業的地位,有利於創造更多故事性娛樂性俱佳的好作品,他們在以實際行動和真金白銀對全中國的作家和編劇說:選擇水木,不會有錯的……
當然這些空話不是人們樂於看到的,人們最關心的還是鄭淵潔的采訪,他們要看童話大王怎麼說。
鄭淵潔:“沒錯,是真的,水木森林花了,準確來講是3億1000萬買了《舒克和貝塔》一段時間內的影視改編權,何沐的說法抹掉了零頭,不過也算是一筆巨資了,我是不會忘記的。”1000萬+2000萬+4000萬+8000萬+1.6億,一共五個六年,共計30年的版權費不就是3.1億嗎,如果這個係列真能成功,何沐是不介意買三十年的,所以無論何沐還是鄭淵潔都沒說謊,這就是事實。
記者:“還隻是一段時間?!”記者也沒見過這麼不把錢當錢的啊。
鄭淵潔:“當然,如果是永久版權,我怎麼可能賣的這麼便宜。”
記者:“請問鄭老師,這三億是一次性支付嗎?”
鄭淵潔:“不是,動畫電影也不會一下子全拍出來,版權費會在版權交易期限內結清,至於這個期限涉及到商業秘密,不方便透露。”語言的藝術啊,怎麼說怎麼有理。
記者:“什麼時候我們能看到這部動畫電影呢?”
鄭淵潔:“這個要問何沐,他說當他女兒能看懂動畫片的時候,這部電影應該就能拍攝完成了。”
記者:“那麼在水木的《舒克和貝塔》中我們能看到皮皮魯和魯西西這些童年玩伴嗎?”
鄭淵潔:“可能吧,這要看編劇怎麼寫,不過皮皮魯他們出現在《舒克和貝塔》係列電影中是要收出場費的,而且還不便宜,每人每部電影至少一百萬。”
記者:“……”他都有點心疼何沐了,這老頭怎麼這麼黑啊!靠之!
……(未完待續……)
PS:【ps:這是第一章,還有一更,新的一月,新的開始,還有新的求票~】
如果您覺得《大腕崛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