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咱們的公司,”何沐親了老婆一口更正道,然後忍不住好奇的問,“那到底是賺了多少呢?”其實賬已經被公司會計算清楚了,何沐隻需要查證有沒有貓膩即可,但他不擅長數字方麵,所以根本沒看到最後,也不知道去年公司最終賺了多少。
梓霖掀到後麵那頁,“09年截止12月31日公司的總收入是8810萬,總支出是3350萬。”
水木森林隻有電影這一項業務,支出的3050萬包括了最大頭的電影製作宣發費用、最無奈的稅務支出以及不可避免的行政成本,包括人力薪酬、辦公成本、公關費用等,和龐大的收入相比,這都不叫事兒。
總收入8210萬是三部電影沒有除掉成本的收入總和,這也是水木唯一的收入來源。
《夜.店》為水木森林開了一個好頭,兩百多萬的製作成本加上宣發也才不到五百萬,而廣告植入就為電影成本省掉了兩百多萬,最終票房5600萬,作為製片方和發行方,水木森林能得到票房的43%,這就是2400萬的收成,另外《夜.店》作為一部引起廣泛共鳴的優秀喜劇片,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在電影頻道、DVD銷售等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零零星星也有一百來萬的進賬,版權意識淡薄的國情讓這部分收益少得可憐,《夜.店》如今在長途汽車的點播率居高不下,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盜版,水木真正能拿到的錢並不多,公司也找相關部門反應過,包括網絡盜版問題,但相關部門一推二四六,至今沒有解決。
總體來講,截至目前為止,《夜.店》為公司帶來了2740萬的收入(未扣除成本和支出),包括票房收入、廣告收入、DVD收入、衍生版權等,堪稱小兵立大功的典範,而且公司團隊現在還在想著如何壓榨它的剩餘價值,聽說有些國內視頻網站要搞正版,這是好事,如果能行的話,《夜.店》底價賣給他們也算一筆小收益。
《非常完美》是水木森林賺的最少的電影,電影總投資3000萬(含章紫怡片酬折現),內地票房1.08億,隻論票房也是賺的,盈利超過千萬,對於如今投十部,賠九部的華語電影現狀,能有這麼高的盈利已經非常可觀了。
這部電影水木隻投了200萬,占總投資的6.77%,可享受內地票房收益的15%,但不參與海外及其他版權衍生收入的分成,還好當初選了這種分配形式,《非常完美》的海外票房非常一般,甚至糟糕,遠沒有內地的火爆,即便被寄語厚望的韓國市場,也隻有十幾萬的觀影人次,票房堪堪過百萬人民幣而已。另外水木還是《非常完美》的發行方之一,加上這部分收益,這部電影僅僅為公司帶來了430萬的收入,還不到《夜.店》的五分之一,而且是一次性收入,不過這部電影是水木出品的第一部億元大電影,當初票房過億的時候對公司名氣的影響已經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了,有這部電影的票房打底,水木也勉強算是二流電影公司裏的頂尖存在了,後麵的《玻璃心》能得到院線力挺,與《非常完美》的成功有很大關係。
要說最成功,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的還要數《玻璃心》,這部片子的成本更少,製作加宣發隻有1500萬,廣告植入也收回了一點成本,但不如《夜.店》那樣效果明顯,最終票房是水木森林三部電影最高的,高達1.15億,位居09年內地票房榜第13位,這部電影是水木獨立出資,獨立發行的,公司從票房中得到4900萬的分成。
《玻璃心》的票房是水木在09年最大的一筆收入,另外《玻璃心》還成功賣出了北美版權和改編權,進賬8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0萬,除了北美,《玻璃心》也打入了日本和韓國市場,基本沒賺到錢,算是交了學費,而且贏得了口碑和關注,擴大了自己的海外影響力,也不算虧,還有就是常規的DVD發行、電視台版權出售等收入,共計240萬,這部分收入《玻璃心》要比《夜.店》強,畢竟影響力擺在那。
綜合一下,《玻璃心》為公司帶來的收入總計5640萬,未除去成本。
……(未完待續……)
PS:【ps:第二更,還有一章喲,求月票求動力~~】
如果您覺得《大腕崛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