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蕭放何沐已經分家完成,虎狼影視公司再無何沐的股份,何沐之前在虎狼的18%股份換來了一家水木森林影業公司,除了擁有原虎狼電影部,另外還有一些東西,比如虎狼辦公樓層四分之一部分的使用權,一年內不用交租金;器材部剛剛從日本購進的兩台索尼高清數字攝像機、幾個鏡頭、一些零零碎碎的拍攝器材,這些加起來差不多也有五百多萬,蕭放等於把器材部分了一小半給何沐;最後還有一千二百萬現金,這些就是水木森林的全部家當,哦,對了,還有電影版《空姐》的版權,不過也不值幾個錢。
除了這些實質的東西之外,何沐更看重的是蕭放從各影視公司挖來的人才們,首當其中,資曆最老,資格最深,能力最強的陳力現在擔任公司總經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沐不在的時候公司由他全權處理,可謂位高權重。
陳力幫何沐劃分了公司的職權部門,因為本身是小公司,陳力沒有設立冗雜的公司行政體係,隻是按照公司的發展目標設立了電影製作部和電影發行部,其中製作部包括了劇本創作、拍攝、化妝、道具、器材等和電影製作相關的部門職能,發行部則分為宣傳策劃、發行推廣、廣告營銷三項職能。其中前者製作部暫時由何沐負責,後者發行部由陳力負責。
另外陳力還找來一些好幫手,薛向辰,雖然年輕,但鬼點子多,在《夜.店》的宣傳工作中屢有優異表現,陳力讓他負責以後公司作品的宣傳策劃工作。蔡藝明,同樣很年輕,腦子活泛,人脈通達,而且他還是虎狼蔡建傑的兒子,何沐他們都叫他小蔡,雖然是托了老蔡的關係進了公司,不過倒也不辱沒老蔡,《夜.店》做的一些廣告都是他談成的,陳力叫他負責廣告營銷這一塊,以後無論是買廣告還是賣廣告,都要靠他鑽營。
最後何沐問了陳力他最關心的院線發行問題,他們能給予怎樣力度的支持。
現在國情就是如此,一部國產電影終究要靠進入電影院才能賺錢,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影片的票房收入在一部電影創造的總收入中差不多要占到80%,所以院線明顯比製片方要牛氣,而在好萊塢這個比例隻有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在國外一部電影的票房隻占它創造價值的一小部分,所以好萊塢是製片方更硬氣,當然也有前提,那就是必須是大製片公司,小公司在那些院線巨頭麵前照樣沒什麼話語權,這個無論國內國外都是一樣的。
在講和院線方的拉鋸談判前,陳力首先給何沐講了一個政策上的變化,“在一個月前,也就是08年底,廣電總局電影局發布了一個《指導性意見》,是關於國產片分賬比例的,以前國產片的票房分配是扣除3.3%的營業稅,5%的專項基金,製片方和發行方得41%,剩下的50.7%歸院線所有,而新的指導意見建議將製片方和發行方的放賬比例提高到43%,據說馮曉剛的《非誠勿擾》就是用的這個比例,不過在和院線方談判的時候我還是選擇了41%,畢竟《夜.店》的市場前景和規模陣容擺在那裏,如果堅持43%的分成比例,和院線的談判會很艱難。”
何沐擺擺手,“這個我理解,一般提高分成都是從張逸謀、馮曉剛他們的作品開始的,他們有足夠的票房號召力和影響力,就算強勢的要求提高分成,院線估計也得忍氣吞聲,不過對《夜.店》這種小成品喜劇片他們完全可以忽視,我們現在還沒有話語權,所以也沒必要在這百分之一二的和他們爭,讓給他們好了。”
陳力點點頭,看來何沐並非一點都不懂市場,自己剛才像對外行人那樣解釋看來是有點可笑了,他直接講述之前他和院線方麵的談判。
“如今國內電影院已經激增到1500家,銀幕數超過四千塊,不過我們能爭取到的暫時隻有300多塊,也就是不到10%的排片。”
“這麼少!最終不會也隻有這些吧?”
“這就要看接下來宣傳的效果還有《夜.店》之前上映那幾部電影的口碑和吸金能力如何了,而且還有兩條大院線沒談妥,我有信心首日當天能有400塊的規模。”
……(未完待續……)
PS:【ps:第三更,還欠9章~】
如果您覺得《大腕崛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