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 / 2)

九月的時間過了大半,培訓中心裏的學生也基本接近飽和。原本的一個畫室已經滿足不了同學們上課的需要。

趙曉東將隔壁電腦軟件公司的倉庫也租了下來,這才解決了場地問題。

學生多了,問題也來了。

招生的時候,趙曉東的宣傳點是文化課成績不好一樣考的上好學校。所以,來的同學十之八九都是文化課走不通,想學美術走個捷徑。

問題在意,這些同學對文化課不上心,對美術也不見得好到哪裏去。

雖然平時靠著趙曉東的強權政策——畫不好就罰加上連吼帶罵,還都算有所進步,但是這就如同即將去打仗的士兵,如果沒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即使強行把他壓送到戰場上,也保證不了他去做逃兵。

因此,趙曉東每天第一任務就是想法設法培養同學們的藝術情懷。

每周二周四晚上,都是藝術鑒賞課。趙曉東會拿一些清華美院的課件過來,投影出來給同學們看。

大多對純理論的知識並不感興趣,也不提前離開。因為每次上完課,趙曉東都會播放下載的電影。所以藝術鑒賞課等於電影課,至於鑒賞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鑒賞完了看什麼。

趙曉東對大家的心裏活動渾然不覺,課上仍然激情澎湃地演講著。從古希臘藝術講到文藝複興,講得底下坐著的同學昏昏欲睡。

課件放現代藝術的時候,畫風突變,再也不是嚴謹的結構與構圖,都變成不拘束於物體本身的形體的畫作。

看著這些風格迥異的作品,李永戶說:“這畫的什麼狗屁?”

李琦說:“這是藝術。”

“這算哪門子藝術,型都不準。”

李琦一本正經地說:“你不懂,自從照相機發明了以後,這些畫家就不怎麼注重形了。因為畫的再像也不如照相機拍的像。”

林羽不相信:“你說的是真的嗎?”

李琦說:“當然是騙你的了!哈哈!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現代畫家的腦回路怎麼這麼奇怪。”

劉盈盈說:“這不是時代變了嘛,以前的藝術是讓人都看得懂,現在看不懂的才叫藝術。”

李永戶笑著說:“按照你的意思來說,你畫的素描型就沒有準過,也算是藝術?”

劉盈盈惱羞成怒:“信不信我一巴掌扇死你!”

林雨發話:“小點聲,別吵了,你們注意看,藝術要變異了。”

課件放到最後一小節,題目是行為藝術。

既然是行為藝術,那一定要有點什麼行為。課件也摒棄一直的靜態圖片加文字說明的模式,改用紀實視頻播放展示。

第一個視頻:1993年,王府井大街的翰墨藝術廳裏,一隻吃了春藥印有拉丁字母的公豬與印有漢字“天書”的母豬現場交配。

林姝露出鄙夷的眼神:“咦~這是什麼啊!好變態!”

林羽說:“按照課件的尿性來看,這也是藝術。”

李冰卿說:“這藝術我可理解不了,林羽你能解釋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