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三姐妹遊覽崆峒山(2 / 2)

“後來你們也沒有機會在一起研究師傅的絕學了嗎?那不是很可惜嗎?”“師傅離開青城山後,我們三姐妹就像沒娘的孩子一樣,那也沒有辦法的事,但是當時我們三人都在青城山,相互照應還算過得去,後來因情況發生了變化,青城山不留女弟子了,將我們三人分別調到三座大山,相隔數千裏,就連見麵的機會都十分困難了。我們一直盼能回到師傅身邊,沒想到師傅已經仙逝!好了,現在有你當本派掌門,我們又可以回到一起生活了,我們雖然都年過花甲,但是,我們還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四姐妹能回到一起,那比什麼都好!”

“那我們該怎麼辦?你們都舍得放下觀主之位嗎?”“隻要我們四姐妹能回到一起,這就是我們的最大福氣,說實話,師傅猶如我們的再生父母,但是我們三姐妹沒有為師傅盡過一分孝道,實在是問心有愧?其次是我們的道法全都是傳承師傅的衣缽,由於我們跟隨師傅的時間較短,師傅隻讓我們各人修煉一門道術,後來我們雖然也修煉了一些其它道術,但是由於沒有師傅在身邊指點,其它道術全都學得不精,這就是我們的三位師姐的最大遺憾!其實我們早就有意合三為一了,今天有你出任本派掌門人,我們往後就有機會在一起研究道術了,隻有這樣,才能將師傅的絕世本領發揚光大,掌門人師妹,你的責任重大啊!”

第二天上午,二師姐將觀主之位傳給了大弟子紅棉,當天下午,三姐妹開始遊覽崆峒山了,崆峒山海拔高度2123米,麵積八十多平方公裏。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兩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崆峒山名勝古跡甚多,較有名氣的自然景觀有崆峒雲海,月石俠,太陽掌,鳳凰嶺,蒼鬆嶺等。

崆峒山宗教繁勝,道、佛、孺三教合於一山,香火興旺。共有琳宮梵刹四十二處,古屋六百多間,天、地、人、神並存共榮,有一千五百多年曆史。相傳軒轅黃帝曾經在此講道,黃帝被後人尊為道學始祖,太上老君被稱為道祖。因而,崆峒山又被宗教界譽為“十二仙山”“七十二福地”之一。

姐妹三人每天都步行到各景點遊山玩水,她們從不坐觀光車和纜車,範芷梅雖然覺得很累,但是她的心境得到了極大的放縱,每天都是笑容滿麵的。第三天她們登上了崆峒山的主峰——皇城,這裏是道教的主要活動場所,其建築為崆峒山寺觀之首,也是全山保存最為完整的一組明代建築群,殿宇富麗堂皇,宛如古代皇宮,皇城之名也由此而來。範芷梅從小到大都沒有體驗過這種生活,令她大開眼界,心曠神怡。

範芷梅在崆峒山待了一周,姐妹三人又向武當山出發了。這次是範芷梅做主了,她說道:“兩位師姐,小師妹從來沒有為師姐做過一件好事,我們就坐一次臥鋪去武當山吧!”大師姐道:“小師妹,這樣奢侈不大好吧?我們出家人都是苦行僧,這就是我們的命,我們曆代祖師都是靠兩條腿走遍天下的,當年我們的師傅出家,就是從家鄉步行三個月才到青城山的,你的二,三師姐從藏區爬山涉水四個半個月,才到青城山見到師傅,我出家五十一年,還不知道火車上還有床鋪呢?”“兩位師姐!時代不同了,我們出家人也要順著潮流走,我國已經開始實施合同和尚和合同尼姑了,他們出家時是僧人,合同結束就成凡人了,將來的和尚和尼姑說不定還可以通婚呐,出家人也是人嘛,同樣享有做人的自由和權利,出家人不能隻懂得清修和吃苦,如果是這樣過一輩子,那有什麼意思,人的一輩子是很短暫的,該享受的還得享受,誰知道來生的事?你們說對不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