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尋師姐 範芷梅汗灑終南山(2 / 2)

人類實際上就是最貪婪的動物,因而才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之說法,其實世間財富都出自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而不是富人的專利!財富的分配要力求公平合理,這就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決定因素!有些人利用權勢侵占他人財富,以權謀私和貪贓枉法等,必然會遭到報應的,這也是自取滅亡的必然結果!

當然,各種教派也都在不斷探索和尋求自己的發展路徑,不斷地發展和壯大自身實力,爭奪信徒和擴張自己的地盤,就拿佛、道、基督三大教派來說吧,他們都誘導自己的教徒,以吸收信眾多者作為本教的最大貢獻,並寫入自己的教規。也就是說,信眾越多,教派實力越強。無論是道士、和尚和牧師們,也都是吃善男信女的捐獻為生的,信眾越多,他們的生活和福利也就越有保障。同時還要靠這些信眾們讚助修建道觀、寺廟、教堂等。在多年各教派爭奪地盤的同時,有很多名山勝川也因教派的興衰而改頭換麵,如峨眉山曾經是道教的一個大本營,後因佛教日益壯大越過了道教,變成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如道教的二十一洞天白石山道教,全都被佛教所“占據”,這也說明了佛教和道教也並非是一家人。

第二天下午,範芷梅又坐上火車向終南山進發了,這次她也學得聰明了,上車前,她購買了很多食物和飲料,再也不用挨餓了。途中換乘了兩次火車,隻用了兩天兩夜便來到達了終南山。她下火車後沒直接上終南山,而是找了一間旅館住了下來,其實她在列車上就一直打聽終南山的信息,終南山要比青城山雄偉壯觀,麵積也大很多,聽說山上集中了孺、道、佛三教,而且還有三大教派的學府。道觀和寺廟星羅棋布,隱士多達五千人!這裏充滿著神秘和傳奇。全真道教的創始人王重陽祖師就是在此創立全真道教的;老子也是在這裏講授《道德經》和闡揚道德的;八仙中的呂洞賓就是在此得道成仙的。

範芷梅從來沒有見過師姐,青城山古常道觀的道長隻向她提供了師姐的去向,並沒有提及到具體是哪座道觀,再有她對師姐的具體年齡、高矮、長相也一概不知,要在幾千名隱士中尋找師姐,並非是一天半天的事情,看來還得要從長計議。

此時已經進入炎熱的夏季,當地白天的氣溫高達三十六七度。範芷梅不願穿那套又黑又厚的道姑服爬山了,當天下午,她上街上買了一套很涼爽的便服和一雙爬山用的旅行鞋,還買了太陽鏡、水壺、掛包、旅遊帽、餅幹等。第二天上午,她化了一個淡妝,將行李留在旅館保管,隻穿便裝和旅行鞋,背上掛包水壺就出發了。

巍峨雄偉的終南山,位於秦嶺山脈的中部,起伏綿延數十平方公裏,神韻甲天下。它位於華夏大地的腹部,橫亙於長江和黃河之間,被推崇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冠!譽為天下第一福地,道脈深厚,源遠流長。它是我國南北自然地理的分界線,代表著黃河流域文化和長江流域文化的交彙點。所以,中國把黃河稱之為“母親河”,又把終南山稱作“父親山”。獨特的地理環境,雄渾而多元的文化積澱,造就其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文化山,一座播種道教思想的神仙山!

終南山就在我國西北一座大城市的郊區,這裏也是一個旅遊勝地,遊客和香客很多,每天白天都很熱鬧。範芷梅購買了上山的門票,跟著一個南方的旅遊團上山了。她是以一名香港遊客的身份遊攬終南山,她對著導遊圖,在終南山上逐間寺廟、道觀尋找師姐的下落,她還寫了一塊“尋找紫薇師姐”六個字的小牌子,每到一處都講究禮節禮貌,虛心地向隱士們打聽師姐的下落。但是終南山畢竟太大,這些寺廟和道觀也很分散,她頂著烈焰在山上找了一整天,最後連兩條腿都不聽使喚了,還是沒有找到師姐的下落。到了下午五時,她隻好失望地下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