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早已心知肚明,皇上還是假裝翻開內官遞來的奏折:“依上奏人所言,邊察使你受賄幾萬兩黃金,每一筆都有詳細的記錄,難道你要朕一個個字念出來,不到黃河不死心嗎?”

陳穩嚇得瑟瑟發抖,依舊據理力爭:“皇上,這所奏之人到底是誰,若是與微臣有恩怨,難保那些賬目真假啊,皇上聖明,可不能這麼輕易的就治了微臣的罪啊。”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跪下幾個大臣求情,皇帝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放肆!”

靖王知曉這皇帝是鐵了心的要收拾陳穩了,便上前行禮:“皇上,據微臣所知,京城教坊司是陳家產業,用來和烏蘭國密謀的地方,教坊司的劉媽媽已經被微臣帶了過來,要不交給大理寺來處理?”

“來人呐,給朕摘去陳穩的官職,押入大理寺。”

“皇上,微臣不服,微臣不服啊。”

這日朝堂腥風血雨,靖王絆倒陳穩後,立馬就提出邊察使一職不能空缺,希望皇帝盡快安排人,原以為陳穩一事,沒有人與他爭,誰知太子卻跑進來參一腿。

最終這職位誰也沒撈著,平白無故的便宜了個女人。

殿上的龍誕香沾了冷意,凝成霧氣,叫人分不清神情,內官看著底下的大臣宣了一句退朝,廊簷下一批接著一批回府的大臣,靖王與太子靠近,冷聲說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太子這招玩的真好。”

太子問:“皇叔,民順安康,不好嗎?”

靖王聞言一愣,片刻,大笑起來:“好,好一個民順安康,但願你不忘初心。”說罷,順著台階離去。

眼下墨聽霜被趕鴨子上架,被迫認了邊察使的身份。

古代糧食稀缺,若逢大旱,糧食收成更是少了一半,成為四品官,不少下層官員前來府上巴結墨聽霜,為了不收賄賂又能夠巧妙的用上她們的關係,她特地放出消息,稱她看上了城郊拆橋,卻遲遲沒有辦下來,這就吸引了不少官員為其操辦。

很快,城郊拆前的事情就解決了,墨聽霜親自去城郊看過之後,請了專業人士修了個房子,一老一少,兩個匠工。

她利用現代知識,畫了個圖紙,卻並未向兩位匠工透露是什麼,匠工看到圖紙時,就常歎息,身為建築大匠,這樣的設計建出來的房子根本不能住人,天地良心,他跑去無名府找墨聽霜,恰巧看到她正在自家院子裏。

院子裏堆砌了個小型坑,裏麵燒著煤炭,上麵罩著幾根竹子,每根竹子上纏著一層紗紙,在坑和砂紙中間接了個管道,四周包圍的砂紙裏種著一顆顆稻草。

匠工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什麼想法都沒有了,隻得乖乖去幹活。

可惜她還沒發現溫泉,否則直接可以熱溫泉供暖了,不過一切都在實踐中,就像院子裏的這個先打先鋒,等積累經驗後,城郊的大棚才開始大規模的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