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這章跟刀沒什麼關係,交代一下未來背景,以及嬸的一個摯友。

公元2150年,人類對於核武器的控製力獲得了新的突破,各國政府對於核武器的飛速發展寄予厚望,大力撥款鼓勵研究利用與控製核資源,而刀劍等脫離時代的冷兵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2200年,核武器已占據世界的主導地位,由於破壞力巨大,殺傷力驚人,一度成為公認的主流武器。不幸的是,核武器的善後處理工作並不順利。盡管人類對於核武器的控製力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核輻射的威力還是給了時代當頭一棒。一種全新的集合物種——核漫物誕生了。所謂核漫物,就是核資源燒卻後的殘存的念想,說是念想,卻也沒有情感,隻是所經之處都染上了與它一樣的悲涼氣息。這是新聯合政府緊急公開的含糊解釋,並沒有給與明確的定義,人們推測是為了避免引起騷動,卻也心知肚明縱使知道真相也無濟於事。

核反應控製實驗失敗後,世界化零為整,逃離戰爭懲戒的人類以僅存的未汙染地帶為中心,全方位架起了屏障,創造了新的家園——人工島。然而核漫物並沒有善罷甘休,人們隻得試圖通過擴展人工海域屏障來隔斷它的入侵。核漫物的形式多種多樣,遠觀隻是一團黑霧,普通人類一旦被卷入其中,即便是堵上生命的誓言展開殊死搏鬥也難料禍福。幸存人類的力量微不足道,時間緊迫,隻得借鑒先人的智慧結晶。由於殘存的曆史典籍所剩無幾,科研工作者僅僅複原了先人推廣核武器前的軍艦,為了交流與明確的傳輸戰略,賦予它們【女性】的形態,美其名曰”艦娘”,身負艦裝,前往人工海域與核漫物作戰,保護這最後的屏障。這種新型武裝被包裝為複興政策,但它無非是讓曾經的輝煌得以重現,是幸存的人類自欺欺人的表現,但這也是對付核漫物的有效手段。如果不根治核漫物,人類就沒有未來。

與此同時,民間也有著這樣一個小道消息:為了從根源解決問題,部分科研工作者協力創造出能夠穿越時空的機器,試圖勸勉人們尋根溯源,回歸自然,放棄對核武器的研究。然而這隻是被戲稱為逃避現實的笑談,並不能高速迅捷地改善現狀,因此也沒有得到政府的經費援助。

幸存者采取了一致對外的態度,開始效法先人的職業分配政策,重點培養”專攻術業”的優秀速成成員。學員隻有一次選擇興趣點的機會,在三個月的理論知識培訓後,通過考核後直接獲得職務,倘若落選,便又是一個季度的奮戰。

十五歲的石川香那是一名複興製度的受益者,在戰爭中她身居”醫療後援”一職,在顯示屏中親眼目睹了核漫物侵蝕的過程,她見形勢不對,上報情況後立刻撤退,抓住機遇,成功逃到人工島範圍內。三個月的學習中,香那擁有了足夠的戰艦相關的儲備知識,也做好了為”艦娘”策劃作戰方案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