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青都城中的傳說(1 / 2)

針灸之術,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即使是同一個穴位,補與瀉所產生的效果卻天差地別,而補多少、瀉多少,更是要因人而異,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這也是陳墨為什麼沒有將針灸之術傳給那些茶博士的原因之一,沒有絲毫基礎的他們,學一些簡單的養生健體之法自用也就足夠了,想要學醫救人,雖然說不是不可能,但也是事倍功半。

以陳墨時間的寶貴,他也隻能找些聰敏好學,有一定基礎的郎中來教,此後,這些弟子再去開枝散葉,將這門猶如藝術一般的杏林瑰寶發揚光大!

隻是,在眾多茶博士都在忙著習練五禽戲和八段錦的時候,其中有一個眼眸清澈的少年,其目光卻時時不離陳墨手中的銀針,與此同時,他的嘴裏還在念念有詞,手也在隨著陳墨的施針而有規律地微動著……

這番“小動作”,別人看不到,陳墨又怎麼會沒有察覺?

又治完幾個病人之後,陳墨臉上的笑意漸濃,他轉頭看向那個少年,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回神醫,我叫許瑞。”少年躬身回答。

“嗯,好名字,來,你過來試試。”陳墨微笑著說道。

聞言,不僅是許瑞目瞪口呆,一旁的眾人也都感覺有些突然這個孩子剛才並沒有拜神醫為師,如今神醫的徒弟們還未曾施針,怎得就讓一個孩子先上手了?

不理會眾人的驚訝,陳墨鼓勵地看著許瑞。

重重地點了點頭,許瑞走到陳墨近前,接過他遞過來的銀針,手法極穩地開始下針:百會、大椎、肺俞、腎俞、命門……

隻是,每一次在他下針之前,陳墨都會先問上一句,得到許瑞的回答後,若是滿意,則讓其直接下針,若是有所偏差,則會當場指正。

很快,許瑞便將所有需要下針的穴位全都按照記憶和陳墨的指點一一下針完畢。

隨著最後一枚銀針刺入到病人身上並進行了一番補瀉之後,許瑞的額頭已經微微見汗別看針灸隻是控製一枚枚銀針,看似輕描淡寫,不需要花費什麼力氣,但實則卻是極其考驗內勁,並不像看上去那麼輕鬆!

不得不說的是,那個病人倒是心地極為不錯,見眾人把他當成“實驗品”,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還很配合地任由許瑞將一針針刺下,雖然有時因為他的手法生疏而頗為疼痛,但卻從未發出過一點聲音。

而且,他也知道這個新手是在依樣畫葫蘆看上去有模有樣,但要想達到神醫的醫治效果,卻並非一日之功。

接下來,許瑞又在陳墨的指點下醫治了兩個病人,隨著一枚枚銀針刺下,他的手法也越來越純熟,而且,隻要是陳墨糾正過的問題,他便絕不會再犯。

對於這個機靈、沉穩的少年,陳墨不禁越來越喜歡。

“許瑞,你可想拜我為師?”當許瑞將第三個病人的針全部下完,陳墨笑著問道。

“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聽見神醫有意收自己為徒,許瑞不禁驚喜交加,立刻便跪下磕頭!

同為師徒,但一聲徒兒,卻與另外幾個郎中弟子有了極大的區別,都說“師徒如父子”、“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話雖這麼說,有些師徒間的感情卻並未達到親如父子,甚至有些品行不良的徒弟還會做出欺師滅祖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