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上好一會兒,才能開鑿出一塊下品靈石,而中品靈石和上品靈石,基本上都是以十比一的數量漸次出現,開采出來的難度更加可想而知!
陳墨不知道的是,開采靈石是宗中弟子最不願意做的事情,但卻也是沒辦法的事,雖然苦了些,卻必須要有人做,不然的話,宗門根本沒辦法維持。
於是,宗中便每年輪換一批弟子到這裏來,而每一批弟子下礦,便是整整一年!
每天,都會有人將開采出來的靈石收集到一起,然後通過一個微型的傳送陣,將靈石傳送到礦口,也幸虧有了這個傳送陣,否則的話,單純是來回跑這些路,也能把人跑斷了腿。
而為了減少礦脈與宗門之間往來的頻率,也為了盡量避免路上發生意外,這些靈石每隔一個月便會有一名元嬰期長老前來收取,平時則由幾名結丹期主事負責看管。
觀察了一會兒後,陳墨發現,雖然靈石是從岩石中開采出來的,但礦脈中的石頭卻和別處的石頭不同,可能是由於靈石本身與石頭完全分離的原因,也可能這種靈石礦就是這樣的結構,石頭與石頭之間雖然相互支撐,但各自之間卻都有著一條條細密的縫隙,而那些弟子也是依靠這些縫隙,才能很快地推進,從而挖出一塊塊靈石。
否則的話,若是整個礦脈是一整塊渾然一體的石頭,估計要用鑿子一點一點地鑿才行了,要真是那樣的話,恐怕大家即使累到吐血,也采不下幾塊靈石來……
發現這個現象後,陳墨不禁一喜,有縫隙就好辦!
他緊貼著最邊上的岩壁縫隙將菌絲延伸進去,神不知鬼不覺便深入到靈石礦脈中,即使再眼尖的人,也根本發現不了有一根極細的絲鑽到了礦脈中去。
為了不讓采礦的弟子太早發現問題,陳墨向礦脈裏延伸了至少五百丈後,這才開采起靈石來……
與那些弟子開采靈石的方式不同,陳墨隻要發現靈石,便將菌絲觸碰上去,然後那靈石便一閃而沒,順著菌絲被瞬間傳送到本體處。
整個過程中,菌絲上隻是有一個極小的靈石輪廓顯露出來,而且,雖然有輪廓顯現,但卻並沒有讓菌絲有太多變化,隻有稍微的比原本粗上一點點而已。
因為其差異極小,傳送的速度又極快,所以即使明知道會有靈石通過菌絲傳送,並且雙眼死死地盯著看,也根本無法發覺。
過慣了窮日子的陳墨,見到一塊塊熒光閃閃的靈石,不禁有一種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的感覺!隻要發現了靈石,他也不管下品、中品還是上品,統統一股腦地一一傳送走,反正又不用開鑿,菌絲一碰就到手了。
但到了後來,他就有點“膨脹”了,下品靈石已經懶得去采,隻要中品和上品。
一天下來,陳墨共采到了一百塊下品靈石、六十塊中品靈石和八塊上品靈石,之所以不是十比一的比例,是因為他並不像流月宗的那些弟子一樣,一點一點地按著一定的順序推進,而是菌絲隨意遊走,延伸到哪裏就采到哪裏。
而隨著他“偷”得越來越熟練,開采靈石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到了後來,他已經可以穩定在每天開采一百二十塊中品靈石和二十多塊上品靈石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三個月的期限很快便到了,陳墨統計了一下靈石數量,發現隻采到了一千六百八十多塊,如此的話,除非推遲幾天去往天璣門,否則的話,沒有辦法得到設計圖。
就在他正有些糾結的時候,流月宗每隔一個月來收取一次靈石的元嬰期長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