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國(2 / 2)

在林正道六歲生日的時候,家中除了新開的橡膠加工廠和咖啡加工廠、椰子加工廠、糖廠等,僅僅現金流就有超過七千萬英鎊。

現在的林家在東南亞勉強能進入一流富豪家族的尾巴——此時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身家超過一百億美元。

爺爺林開源從新中國建國後就不斷的謀求和國內聯係,而從三中全會之後,爺爺林開源也得到了國內即將改革的消息,在從能夠先知先覺的孫子那裏得到了肯定的消息後,派了大兒子帶著孫子先去了國內打頭站。

這也是林正道和伯父回國的原因。

伯父和四機部來接機的人見過麵,然後一行人坐上沃爾沃轎車去了四機部名下的招待所進行談判。

此時對於國內而言前幾天剛剛確立了改革開放的方針,但是怎麼做還是毫無頭緒。四機部也是一頭霧水,不過現在大方針是改革開放,有國外華人願意回來投資建廠,還是國內比較稀缺的電子行業的工廠,自然是歡迎的。

電子業做為新行業,一直受到歐美國家的壟斷,就算能偷偷從國外買回來一些,首先最先進的買不到,而且數量也很少,價格卻很貴。自己能生產的話就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自然是最好,所謂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七十年代的電子行業不僅僅是能製造電視收音機,導彈和大型計算機甚至衛星也都需要電子行業的支持。

林正道其實是很想支持一下國內重工業的,不過重工業有多少錢都不夠燒的,再說,國外華人的身份,也不適合進入重工業行業中,畢竟重工業的另一個名字就是國家命脈。

在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吃過鹹豆腐腦油條,伯父帶著林正道加入和四機部的談判中。

麵對四機部的人,伯父認為,自家這邊出了技術和資金,要拿技術和資金占股,然後國資方可以用土地和資金入股,除了正常交稅和部分公積金之外,大家按股份紅,按股份投票解決問題。

四機部的人雖然不明白未來的方向,不過也不傻,這一套不又是走到解放前的老路上了。再說了,誰都知道,國內沒有的技術才是最值錢的,土地能值幾個錢(這還是七十年代土地是真不值錢,哪怕九十年代賣了首都的房子去美國刷盤子的也大有人在)。什麼股東大會,說到底還是對方說了算。

本來四機部的人認為這談判最後要請示上麵拍板的。畢竟改革試點這東西,影響還是很重要的。雖然對方的要求有些大,不過對方自稱帶來了八位十六位和三十二位處理器的圖紙,以及這些處理器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流水線製造圖紙和生產工藝。

這毫無疑問都是國內僅需的,四機部自家人明白自家事國內現在的水平,隻能實驗室內少量生產八位的處理器。這樣處理器的成本價格就要在天上飛,而且產量太低。不說民生的,大型計算機要用,導彈,飛機要用,雷達,衛星也要用。

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處理器是8086的十六位處理器,售價是360美元一個。就這個價格,簡直是搶劫。但是願意被搶的家夥還是排著隊去買的。

不說對方能帶來最新的十六處理器圖紙和生產工藝,就算八位處理器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設備和工藝,國內現在也是毫無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