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大江溯舟裙釵詠風月(1 / 1)

人生如夢,或許如“南柯之浮虛,人世之倏忽”。記得及笄時,於桃花源中讀紅樓、觀優伶、思妖精、感陰陽,忙著聽母親敘說她的傳奇,好像還是昨日之事。

可如今清漣出了南陽,窮困潦倒、孤孑一人。繁華的都市裏,無所適從;繁瑣的交往中,身心俱疲;便連平等的世界下,也深受小覷。

可能,清漣已經空虛到隻有回憶了吧;所幸,清漣在紛擾中還留下回憶吧。

可是,如今清漣呢,已經朝不保夕了,隻能獨自懊悔“辭去”源中,隻能放棄自己的珍貴,學會生存。

那如何生存呢?隻有借清漣的笨筆,謹聽先生教誨,朝花夕拾,在記憶的蕪雜中緩緩幻化,自圓其說,轉成這蕪雜的追憶小說,聊以度日吧。

至於是否讓人可歌可泣了。那隻好請看官慢慢去研究,去諒解吧。

不過在此之前,清漣覺得很有必要在此轉述母親林未若的一番話。那是清漣聽完故事後,發出真假之惑時,母親的回答。

清漣心想看官們也必有此等困惑,是故清漣自作主張,把它轉述出來,權當這本書的楔子吧。

看官若是嫌棄,還請略過。

母親話中所提及的故事,是爛柯人和南柯太守。

爛柯人,是一個觀棋後已過了悠悠歲月的故事。

南柯太守,是一個做夢後尋到夢裏遺址的故事。

看官且看,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王質觀棋是真,觀棋後斧朽是真。那這期間悠悠百歲也能是真?

淳於棼任南柯太守是假,榮華富貴是假。那這期間濃濃追憶也能是假?

看官聽完,不知道有沒有像清漣一樣想起了莊公夢蝶呢?

既然知道了林未若確有其人,林未若的追憶裏確有其事,那未嚐不真?便連清漣這蕪雜的《歎古今情不盡》也是七分真,三分假呢。

不過寫到這,清漣的淚水不爭氣地落了下來。怎知此等詠絮之才、精明誌高、古今無雙、闊大寬宏、人世終定,勝似金紫萬千的林未若,生了我這麼個無能不肖的女兒呢?

哎,清漣揾揾淚,清洗一番再悄咪咪地告訴各位看官:前言若是不信,且看清漣如今已經花信之年,母親的容貌卻沒有一絲變化呢!還有,當我翻開這源外的曆史,那起初的三個字便是:林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