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黃巾起義(上)(1 / 2)

自漢靈帝劉宏即位之時,東漢朝政已病入膏肓,天下水災、旱災、蝗災等災禍頻繁,民間四處怨聲載道,百姓民不聊生,外戚專權,政令無法發行於地方。

靈帝劉宏及冠之時,嚐試通過改革削弱外戚勢力,病急亂投醫下,劉宏找到了宦官張讓,希望張讓幫自己逃脫外戚的掌控。

在這腐朽的帝國麵前,所有人的努力都顯得太過蒼白,劉宏這個政治小白隻知道通過宦官集團抑製外戚勢力的發展,卻不知宦官集團才是帝國滅亡的締造者。

劉宏對宦官的信任,成就了宦官集團的目無法紀、狂妄自大。政治小白劉宏的確通過宦官之手獲得了一絲權利,然而,劉宏卻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隻會加速漢廷的滅亡,隻會加速自己的滅亡。

漢帝的信任讓宦官勢力迅速膨脹,九州之內遍布宦官身影。宦官勢力橫征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布天下,橫行鄉裏,禍害百姓,無官敢管。然而,總有開明之士不滿宦官壓迫。

冀州钜鹿郡,廣宗縣郊,張角住所。

張角跪坐主人席位,張寶、張梁一幹人等散座客人席位。談至情深之處,張角不禁淒然淚下,眼中的血絲,似乎述說著張角這幾日的不辭幸勞。

“漢帝昏庸,導致宦官橫行於鄉裏。漢帝隻知張父張讓,隻知趙母趙忠,卻不知我等貧苦百姓正處於水火,現在瘟疫橫行,蝗災肆虐,朝廷的賑災糧餉遲遲不見蹤影,看來朝廷是讓我等百姓自生自滅,真是欺人太甚,難道我等百姓比不上宮廷中的一條狗嗎?”

“我曾作為醫者,認為救死扶傷就是我的本分。所以我雲遊四方,隻希望用自己的醫術拯救更多的人,可當我看到各地官員克扣貧苦百姓的賑災之糧,視平頭百姓如同草薺後,我才醒悟,最應該拯救的應該是漢廷,就是它導致百姓棄子逐妻、怕風怯雨。”

“於是我成立了太平道教,希望號召更多貧苦百姓和我一起,推翻腐朽的漢廷,成立屬於貧苦百姓的朝廷。”

“現在距離起義日期隻有一個月,我相信我們終會推翻漢廷的統治,希望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共同麵對將來的一切危險,發揚我們不怕犧牲、樂於犧牲的精神,讓我們用自己的鮮血開辟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吧。”

張角相約教眾在三月五日發動起義,推翻漢廷。而門徒唐周卻由於未得到張角重用,心生怨恨,將張角所謀劃的一切告知朝廷,張角不得不提前發動起義。

——————————————————————————————————————

劉戈村劉氏祠堂後山山坡,除天空中一輪弦月後,山坡上的一處篝火成了暗夜之中唯一的光源,隻見篝火四周圍坐著幾人,有熊、鹿鳴、劉茂、劉盛赫然就在其中,而另外兩人明顯是新麵孔。

靠著天上的月光,劉衍隻身一人在荒蕪的山林中拾撿著柴火,偶爾從山林中發出枯枝被踩斷的聲響。

在劉曦的吩咐下,黃子帶著劉樹前往縣城,用捕獲的獵物換些糧食,順便為村中百姓帶些開春所需的穀物、農具。

篝火上的半隻烤得酥脆的野豬,時不時滴落點點黃油,誘人的軀體上散發著絲絲香味,讓人口水直冒。恬靜的氛圍能使人放下心中愁緒,也能讓人忘乎所以、沉迷自然,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