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自愧不如(1 / 2)

青袍男子緩步走來,笑道:“我帶來了二百石粟米,五十石麥子,都放在河對岸,還有布匹和棉花正在往這裏運送,大約明天就可以到了。”

“太好了!”芍小眉高興地說。

有了商柯的幫助,芍小眉這個安民司尚書當得容易多了。商柯知道哪個縣的存糧多,知道如何提供給災民物資,甚至還會預測洪水的趨向。

侍中和侍郎不知道商柯的存在,他倆現在對芍小眉佩服得五體投地。

侍郎說:“咱尚書大人真是厲害,才上任幾天,倒比咱們吃了十幾年官家飯的還懂得多!”

侍中說:“大人剛上任時,我還私下裏瞧不上她,以為她就是哪位權貴家的傻大小姐,沒想到她的能力這樣強!”

“你在幹嘛呀!”芍小眉驚奇地問。

商柯拿了一把斧頭,正在砍鬆枝。聽到芍小眉的問話,他並不停下手中的活兒,隻是淡淡地說:“我得砍些鬆枝,給沒有男丁的人家當柴火用。”

芍小眉現在對商柯是越來越好奇了。商柯騎馬騎得比城裏的公子哥兒騎得都要好,颯爽英姿,讓人仰慕;商柯上山砍柴時,卻像一個正宗的砍柴人,動作流暢,砍下的樹枝一根接一根,擺放得整整齊齊。

芍小眉裝作不經意地問:“你們犀角峰也是用鬆枝燒火嗎?”

商柯正把馱著兩大捆鬆枝的老牛牽給芍小眉,聽到她問,回答道:“不是,犀角峰上不長鬆樹,隻長漫山遍野的竹子。”

“那,你在犀角峰待過很長時間嗎?”話一出,芍小眉又覺得自己問得太過直白,就補充道:“我看你砍柴的手法很熟練,所以想問下……”

商柯本來正準備走,聽了這話兒,看她一眼,笑道:“砍鬆枝和砍竹子不是一種砍法。”

芍小眉一人牽著牛,慢慢往回走。侍郎來接她,好奇地問:“你這鬆枝從哪裏搞來的哇?大人難不成還會砍柴?”

“不會。都是我拾來的。”芍小眉敷衍他。

商柯一個人,砍的柴能夠兩戶人家一天用的量。芍小眉覺得他這樣做太累,對於救災也沒有太大作用,勸他別砍柴了。商柯卻說,自己貢獻一點兒是一點兒。

芍小眉本以為自己親自來察看洪災已經是夠善良的了,現在看到商柯這樣做,感覺自愧不如。

一條小河分割南北兩岸,南岸全是黑壓壓的人群,北岸一個人也沒有。

“為什麼人們不過橋?”芍小眉看到河上有一座青色石橋,問。

河北岸是一大片荒地,正適合災民紮棚,為何老百姓都不願意過去呢?

“回大人,那座橋隻準前三等級的人走,一般人是不允許踏步橋麵的。”侍郎道:“本來還有一座橋專門給低等級的人走,可惜那是座獨木橋,已經被河水衝掉了。”

芍小眉準備新建一座橋,和原來的石橋並列,卻遭到商柯反對。

“為什麼呢?”芍小眉問商柯,“在這裏建一座橋,人們就都可以去河北岸荒地上紮棚了。”

“原來的石橋完全可以讓災民們走。”商柯說:“你得讓人們知道,原有的等級製度是不合理的,人們應該衝破它的束縛。”

芍小眉提議,讓災民們無論貴賤,都可以走青色石橋。侍中和侍郎都表示反對,倒是老縣令支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