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存學課程(1 / 2)

背景簡介:公元2319年,距離人工智能機器人叛亂(史稱AI之亂)已經234年。AI機械軍團已經統治了地球,剩下不到100萬的人類和部分喜愛自由與和平的仿生機器人被驅趕到沙漠中艱難生存,不是他們不想消滅人類,而是龐大的AI帝國發生了分裂,內部征戰不斷;AI帝國星際艦隊已經殖民了整個太陽係,不是他們不想繼續擴張,而是他們計算出太陽係外潛藏的危險……

而如今,那個危險來了——巨人族(地球史前文明的星際流亡者)的回歸讓地球的格局再次發生巨變,他們帶著魔法般的科技(用意念溝通量子級別的神秘力量,傳說中的法術、飛龍、魔獸都是他們的戰爭機器)強勢登陸地球……

一場不同種類科技的較量,一場三種文明的生死之戰就此拉開序幕!

第一章生存學課程

漫天的風沙遮擋了視線,沙礫肆無忌憚地敲打著瞭望塔的防護玻璃,摩擦聲夾雜著嗚嗚的風聲隔著緊閉的窗戶也能聽到,高塔也能感覺到沙漠的咆哮在微微顫抖。一個16歲的人類少年收回了遠眺的目光,轉身拿起背包挎在左肩上……

“漁網,你小子又算這麼準,知道我來替你了?”升降梯裏走出另一個少年說道。

榆罔不答,徑直走向升降梯,經過新來的少年時拍拍他肩膀道:“今天風大,小心點!“說完便進去關上了艙門。

由於人類人口稀缺,資源匱乏,6歲至16歲的孩子需要一邊上學,一邊兼職做一些必要的社會崗位,17歲開始就必須服兵役以對抗隨時可能消滅他們的AI帝國。

這名有著小麥色皮膚的帥氣少年叫榆罔,從6歲起一直在這座瞭望塔值守,這裏的大多數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事實上多數人的父母早已戰死),孩子已經作為國家資源要統一撫養和教育。

每個孩子的名字會根據基因的來源,也就是人類曾經的幾個大的文明體係來命名,榆罔的基因來源於曾經的華夏文明,所以按照順序用事先取號的華夏先賢的名字來命名,“榆罔”據說是古時候炎帝部落最後一位首領的名字。可其他孩子不管這麼多,都習慣叫他“漁網”。

這座擁有1萬多人的邊境城市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的一處雅丹地貌中,瞭望塔便是利用高聳的土丘改造的。經過多年的經營,人們在地下建立了可供生存的小型城市。這裏華夏人居多,所以基本用漢語交流。

榆罔乘坐升降梯來到地下城,艙門一開,他便沿著種滿發光植物的“熒光大道”狂奔起來,沒多久便到了學校——一間小石屋,找到位置坐下後便掏出筆記本和鉛筆等待老師的到來。(因為條件限製以及出於軍事考慮,居民們盡量不使用也幾乎沒有電子設備)

看起來今天又來了兩個6歲的新同學,少不了又要講曆史了,榆罔心裏歎道。(因為人很少,每個洞區的適學少年兒童都在一個班裏。)

教室門又一次打開了,一位戴著粉色圍脖,顏值極高的美女抱著書本走上講台。

“老師好漂亮啊!”新來的一個小女孩忍不住喊道。

“她是仿生人!”一位學長對小女孩道。

“那有什麼關係麼?”小女孩眨眨眼問道。

學長翻了個白眼不理她了。

這時候,老師請大家安靜下來:“各位同學好!”

“老師好!”同學們起立回應。

“今天有兩位可愛的新同學來報道,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叮叮老師,是大家的生存學、軍事課程、工程學、文學、前沿科學、情報學、量子物理、曆史學、數學(一口氣說了20個學科)……體育課兼班主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