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詔一出,朝廷為之嘩然,依然有許多正直文武百官紛紛上書勸諫,有人甚至把當年憲宗奉迎佛骨誤國害民舊事重提,然而已經走火入魔的皇帝一個字也聽不進去,他說:“此生得見佛骨,歿而無恨也。“拜見佛骨之後便死而無憾了!
皇帝執意為之,再勸諫也是沒有用的,更何況,朝廷還有韋保衡和路岩沆瀣一氣?漸漸地,這件事也平息了下去,人們也都接受了這件事。
於是,皇帝就堂而皇之的做著各種的準備,在奉迎佛骨之前,皇帝下令用金銀製成寶帳,用孔雀毛裝飾寶刹,用大批的珊瑚、珍珠、瑪瑙綴為幡幢。寶刹小者高一丈,大者二丈。
就這樣準備了十幾日,皇帝終於決定要出發了!
這也是一樣和郭子超翹首企盼的日子,楊瑜和郭子超安靜的待在掖庭等著,靠著宮裏發放給刁公公的口糧過活著,雖然平安無事,但楊瑜的心裏總是不踏實啊!終於這機會來了!皇帝出宮迎接佛骨,要帶的宮女和侍從不計其數。
郭子超暗中買通了小喜子,叫他想方設法安排他們也混進去。這小喜子因為皇帝顧念楊瑜的關係,已經去了飛霜殿伺候,雖然小喜子不知道郭子超是什麼意思,但念在一同在合歡殿的情意,小喜子還是答應了的,當然郭子超是用了也想去見見世麵的借口。
這小喜子都是不以為意,如今不僅是皇宮,就是長安城都瘋狂了,人人都想去法門寺迎接佛骨!郭子超這樣的舉動也不見得有多麼的奇怪。
出發的時候,楊瑜和郭子超就混在飛霜殿的隊伍裏,緊緊地跟在皇帝的後麵。看著憔悴不已的皇帝,楊瑜心裏有許多的感慨。她就要離開這裏了,離開這個帶給他無盡的痛苦的男人,追尋他自己幸福!
皇帝似乎感覺到了什麼,不禁回頭觀望,楊瑜一驚,急忙低下頭。皇帝不禁黯然了,他似乎感覺到了灼灼的眼光,莫非是對楊瑜的思念太深了!?
此時郭淑妃款款而來,皇帝卻微微皺眉,:“這迎接佛骨的事情,愛妃就不要去了,好好看著這後宮吧!”郭淑妃的臉色一變,複又回複如常,“臣妾明白!臣妾本來就是來送一送皇上的!”
皇帝也不再看她,顧自而去。楊瑜不禁抬眸看來一眼郭淑妃,郭淑妃隻覺得一道寒光射來,心裏打了一個激靈,仔細一看,卻沒有了發現,她不解訝異,剛剛是怎麼了?她怎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今日是農曆四月初八日,在懿宗的親自安排下,後宮的人出來皇宮,到了宮外,次序就有些亂了,因為長安城幾乎傾城出動,人山人海,人們載歌載舞前往法門寺。就在這混亂的歌舞裏麵,楊瑜和郭子超趁機離開了隊伍,悄悄地溜走了!
楊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出了皇宮了!她終於出來了!她掩飾不住心裏的喜悅,不禁也載歌載舞起來,好在今日全城狂歡,也沒有人發現其中的異樣。郭子超十分冷靜,拉著楊瑜到了暗處,將宮裏的服飾盡數換下,又偷偷地去農家的院裏弄來幾件百姓的衣服,這才和楊瑜又出現在人群裏。
此時,楊瑜盡可以放縱了,此時的她,不論服飾還是容貌,都和一般的百姓無異!楊瑜欣喜的陷入狂歡裏麵,對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
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迎接佛骨這件事上!皇帝準備的東西是如此的奢華,抬一座寶刹要用轎夫數百人,幡隊傘隊數以萬計,連綿20餘裏。從長安城的開遠門到法門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誦經之聲,響徹天地。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一片崇佛的狂潮中。
皇帝親自到佛寺恭迎佛骨,頂禮下拜,按佛教儀式舉行浩大繁雜、勞民傷財的祭奉活動。各州及少數民族地區,還有外國使節等許多人齊來參加。在京城的僧侶和曾親眼見到元和迎佛骨盛況的老人都得到很豐厚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