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百年蹤跡隔天涯(1 / 2)

楔子一

黃海之濱,有一高山。

山上峰巒疊嶂,綠樹蔽日,又有奇岩怪石林立,大小洞天幽深,香茅靈泉遍地。因其終日雲霧繚繞,世人皆言山上有個仙人喚作華陽真人,這高山更是天下第一福地。

這晚皓月當空,繁星耀目,高山之巔有兩個小道童正躺在一株大樹下納涼。

山上清風習習,送來陣陣野花幽香,十分宜人。胖些的小道童已微微打起了呼嚕。

另一個小道童很瘦,眼睛亮晶晶的。他望著滿天星鬥,輕輕推了推小胖子,問道:“師兄,玉帝統領三界十方、內外諸天神佛,管理萬物興隆衰敗、吉凶禍福,想必厲害之極。為何孫悟空打上淩霄寶殿時,他會嚇得躲在桌子底下,下旨要如來來救駕?”

胖道童從未想過這等稀奇古怪的問題,轉了個身,閉著眼說:“因為如來法力更高強?”

“如果如來法力更高強,那為何他歸玉帝管?”

胖道童漫不經心地說:“不知道。”

“還有,如果玉帝並不厲害,為什麼滿天神佛會都服他管呢?”

胖道童打了個哈欠:“你哪來這麼多怪異想法?”

瘦道童壓低聲音:“師兄,師父說過雲瞳是至寶,天下事沒有它不知道的,不如我們偷偷去‘百丈金壇’看看,雲瞳上定有答案。”

胖道童的瞌睡蟲一下被嚇跑了:“你這是要作死啊!師父都不敢隨便進‘百丈金壇’,你去了非被扒皮不可!”

瘦道童的眼睛亮晶晶的:“難道你不想看麼?現在師父在閉關,師兄們都不在,山上隻有我們兩個人,看一下沒人會知道的。”

胖道童頭搖得象撥浪鼓:“我不想看,也勸你不要看。”

“我就在‘百丈金壇’門口看一眼,看看雲瞳長什麼樣子就走。”

“別看了,我知道雲瞳長什麼樣兒。我聽白師兄說過一次,雲瞳是一張羊皮卷。”

“羊皮卷?不如還是去看看吧。”

胖道童頭搖得更厲害了:“師父說過,雲瞳有統領三界的無上法力,能吃掉方圓百裏內的入侵者,萬一你沒看到,還被它吃了怎麼辦?說不定它一怒之下連華陽門都毀了。”

瘦道童眼珠一轉:“好吧,我不看。咱們回屋就寢吧。”

胖道童走了兩步,放心不下,鄭重地囑咐道:“你可別趁我睡著了,半夜偷偷去看!”

瘦道童狡黠地一笑:“不會,不會的。”

兩個小童相攜著說些閑話往回走,瘦道童又問道:“既然雲瞳如此厲害,又無所不知,那豈不是誰拿到雲瞳誰就可以統領三界?”

胖道童剛要說話,突然覺出異樣,兩個小道童同時抬頭向天上望去,發現適才璀璨的夜空突然變得黑壓壓的,月亮已不知所蹤,星象突然變化,北鬥七星搖搖墜墜,東北方有一異星閃爍出耀眼的血色紅光,緊接著天空劃過一道閃電,轟地一聲巨響,那供著雲瞳的“百丈金壇”竟然塌了。

楔子二

傳言金主完顏亮是因為一闕《望海潮》決定侵宋的。

《望海潮》係詞人柳永所作,頌的是錢塘江畔杭州城的風流美景,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無人能出其右: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竟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完顏亮聽唱後,也寫了一首詩:“萬裏車書盍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寫罷將筆一扔,哈哈大笑:“來人,下旨遣賀宋正旦使。”

正旦使者始於紹興和議。南宋紹興十年,宋軍在反擊金軍的入侵中,取得了順昌、郾城、穎昌大捷,然而宋高宗與宰相秦檜卻一心議和,下令撤軍,又製造了冤獄,於大理寺誅殺主戰的嶽飛。簽訂了《紹興和約》,內容是宋向金稱臣、割地、納貢。此外每年遇到兩國皇帝生辰及正旦,宋金兩國要互遣使祝賀。

完顏亮此時已積極備戰,卻繼續遣使,除了要迷惑南宋,更是為了製作南侵的軍事資料,他精心選擇了一批畫工作為正旦使者的隨從,沿途詳細繪製自金宋邊境到南宋臨安的詳細城郭地圖、山形地貌。

這次他欽點的正旦使施宜生原是宋朝官員,紹興二年因同情反叛被流放。他逃至金國首都上京後參加金朝科舉考試,獲廷試第一。甚得完顏亮器重,數年之內不斷高升,官至尚書禮部侍郎,遷翰林侍講學士,可謂顯達一時。

接到出使南宋的旨意後,施宜生以“恥見宋人”為由力辭,完顏亮卻堅決不同意。宜生隻得硬著頭皮出使。帶著正旦使團先馬後船,走了足足三個月,才從中都到了臨安府。

使團過了淮河後即由宋兵護衛,施宜生心情極度複雜。

此時宋金已經二十多年沒有戰爭了,南宋的百姓男耕女織,生活秩序井然,可邊防卻十分空虛,毫無備戰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