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在某培訓機構打工經曆
導讀:製度的建設與恒新
條條道路通羅馬,凡事預則立,任何事情都有常規的解決方案,但當沒有條件時,如何達到目的呢?所以必須在做事前明確目的,然後靈活分析現狀,達到最終的效果,當然亦不能違規違法,不擇手段的去實現目的。
首先,需明確目的。提升品牌效應,提高參與度,樹立行業標準,做到實事求是,做到要求有對的人對的事,產生良性循環,要讓製度成為有生命的,自我更新的活製度,優勝劣汰。
我們要找的是聰明人中能遵守製度的人,而且要忠誠。
製度的建立要以產品和廣告作為一個整體來衡量,相對委婉的說事實。提高尋找事物本質的能力,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客觀的相對的去委婉地說出事實。
(1).條條道路通羅馬
我曾記得二句話,凡事預則立,方法永遠比問題多,任何事情都有常規的解決方案,但是當沒有條件的時候,如何到達目的地呢?難道隻有一條標準嗎?所以必須在做事前明確目的,然後靈活分析現狀,達到最終的效果。
(2).我們的目的是什麼?
提升品牌效應,提高學生數量。所以是先品牌,其次才是業績,樹立一個行業標準,是重點,也就是一致性。我們身為業務員有什麼資料?親子手冊,企業簡介,演講入場卷,教材3套,老師的特點的了解及教學質量,學校的規模,以及最重要的根本-----製度,靈活的運用資料是關鍵。談製度,企業是以人才為根本,企業文化是留住與吸引人才的重點,當然還有薪資待遇等等,一個人才來到公司,如果不去遵守製度,那麼能力越大,危害就會越大,所以製度的製訂需要不斷修改,並且不已個人意誌做為轉移,談中國國情,舊中國是一個封建製度統治很多年的國家,人是有奴性的,並且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製度是以個人意誌作為轉移的,簡單來說就是任何事都是對人不對事的,所以做人在中國來說比能力更重要,所以說在如今如此的大好時代,企業求發展,求壯大,必須要做到實事求是,做到對事也對人,才能良性循環,才能製定出吸引人才的製度。
(3).我們的產品的情況和品牌的情況
我們的產品為什麼不便宜?我們僅僅是3本教材嗎?我們的教師,我們的管理,我們的教學,我們所做的廣告宣傳,租賃教室,我們的業務員等等,這些才是原因,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打造這個品牌,以業績為目標,人海戰術,適合初期的原始積累,為了最終的發展,必須考慮到品牌高度,好的產品首先是讓消費群了解,第2步是尋找有需求的消費群,最後是確定的是有需求中有條件的人,我們要找的就是一個城市中20%的這部分人,這些人會在哪?幼兒園,小學,kfc,住家,街上,超市裏,幼兒用品商店,婦科醫院,等等,這些地方的重點是什麼?是關係,comewithme!我發現90%以上的小孩喜歡我們的品牌,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但是小孩能來嗎?必須影響的是他的大人帶他來,所以宣傳的重點必須放在影響家長的觀念上,comewithme!我們要怎麼去表達呢?也就是說我們做的夠好嗎?又要談製度了,製度不能死,要靈活,要客觀,要對事也對人,要不已個人意誌做轉移,這我們已經談過了,製度的製定是為了吸引人才,和讓人才來發揮,我們是去找一個本身有這個能力的人來的快,還是去培養一個沒有能力的人要快呢?結果是顯而易見的,智慧的培養比人情事故的培養的成本要高太多,我們要找的是聰明人中能遵守製度的人才,製度第一,能力第二,沒有了,如果要談忠誠度,那麼我隻能說,公司好,踢都踢不走。一個道德感沒有的人,根本不能去約束他的忠誠,這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