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在書房中還是在思考昨晚以及今天朝會上發生的事情。王平狩獵,應該說誰也無法預知到,再加上他和嬴期公子本就要好,狩獵大豐必定會向嬴期炫耀,同時也會進行一場慶祝。
怪就怪在是什麼人會把青衣樓全部包下,而且還是在這一天?好像自從火災發生後就再也沒有聽到過關於那個人的消息…還有就是導致雙方發生爭執的或許不應該是那麼一點小事,對於王平,白起還是有些了解的,王平不會因為這麼點小事就會發怒,應該是對方故意生事,從而激怒了王平。不過王平是絕對不敢放火殺人的,那麼這一切都是對方做的!
關鍵是對方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難道就是為了一個王司寇的兒子?再說王平又有什麼樣的能力,會讓對方用這種方法將其處死?
這一連串的問題一直在白起的腦中纏繞,隻是他一直也想不出來關鍵的地方,或許就是差那麼一點就可以將整個事件進行完整的穿插,從而得出最終的結果。
突然白起像是抓住了那個隱藏很久的線索,一下子所有的事情就都明亮了。因為他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嬴期!不,不是嬴期,而是平昌君!這一切針對的都是平昌君,這一盤棋下的好大,竟然能夠通過一個細小的事情就重重的打擊平昌君。
平昌君雖然說實力不是最強勢的,但是他仍然有爭奪太子之位的能力。因此才會成為他們的目標嗎,那又是誰進行的布局呢?從朝會上的表現,白起可以肯定都是由範雎設計的,可是他一直沒有對於太子之位進行站隊,現在的突然出手,難道說範雎已經開始了站隊,並且開始發難了?
白起順著這個思路繼續往下想,他注意到秦王在朝會上提及了一個人名——安國君!安國君本是一個無為的人,隻知道貪圖享樂,根本不會接觸這些朝政之事。可是昨晚他卻能夠快速的反應,合理的安排人手對失火的青衣樓進行營救,而且時間拿捏的那麼準確,恰好是火勢剛剛旺盛的時候,安國君派人撲救,先是將受傷的人解救出來,再拆除了周圍的房屋。這一係列的舉動,不得不讓人懷疑?因為在火勢旺盛的時候,人們遇到這種情況,往往第一反應會是逃離危險之地,而安國君卻能果斷的進行處理。隻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可以確保這這場火災不會對他造成傷害,也就是說他早就知道這裏會發生火災,所以才會準備得當,可以迅速的救火救人!
總的來說,範雎的選擇就是安國君。範雎是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情,既然他選擇了安國君,就表明安國君具有相應的實力可以爭奪太子之位。還有就是王司寇正是平昌君的人,這場火勢讓平昌君損失了司寇的職位,就相當於斬掉了他的一條臂膀!
這個局布的真的是天衣無縫,既能夠打擊敵方勢力,又能夠讓自己的名聲大振。也就是這個樣子的,安國君的名字已經在秦王嬴稷的心中了,因為一個平常毫無建樹的人,突然地完成了一件大事,這樣的震驚足以讓所有人記住這個名字。並且這個人還是秦王的兒子,所以秦王更加的歡喜。
白起現在將一切都串聯起來了,也弄明白了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他會心一笑,自然自語:“範雎,沒有想到你的眼光還是依舊的老道,竟然能夠選中安國君。所以說安國君之前一切的表現都是為了掩蓋眼目罷了,能有這麼深沉的心性,也是一個人物。怪不得範雎會選中他,看來我也需要開始站隊,與安國君爭奪太子之位了!”
“多謝丞相的謀劃,能夠讓我在父王麵前得到讚賞,同時能夠打擊平昌君的勢力,如此一來他們都會注意到我的存在,不會把我當做是碌碌無為的王子了。”安國君向範雎表示感謝,畢竟這次的都是由範雎進行的安排。
範雎同樣舉起酒杯飲下,說道:“公子現在還不是我們可以放鬆的時候。平昌君在朝中的勢力並不是最大的,這次隻是我們偶然為之,還不能讓公子真正的參與到爭嫡之中。我們要蟄伏等待,任何時候都不需要名聲鵲起,現在隻是讓大王心中有公子這個名字,不再被遺忘就是最好的。我們還不足與他人爭鋒,隻能避其鋒芒,等待時機,同時也是要讓他們進行相應的爭鬥,我們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