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出其不意(1 / 2)

“稟告大將軍,秦王遭遇行刺,不過由白起及時救援,才化解了危機。我們的人沒有一個活著回來!”

姬夜聽聞稟告,微微含笑,說:“如果行動能夠輕易成功,那也就不需要我們進行多次的布局了。白起,作為以武入道的第一人,豈能連一點的殺意都感覺不到?其實,白起就是我們最大的障礙,不過現在由範雎與之為敵,他不需要我們特定的進行謀劃。他們倆之間的仇恨恩怨,慢慢的就會成為秦國首要禍患!

現在我們需要針對的就是楊絡!楊絡可以說是白起培養的新一代領袖,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楊絡將會成為第二個白起。這也是白起重點栽培他的原因。而且他之前就已經觸及天道,現在更是成功的進入了先天之境。經過與他交手,我也清楚的感覺到他現在氣息未穩,還不能完全的運用全部先天真氣,所以我還能與他一戰,或許能夠將其斬殺!

隻要把除掉,秦王就如同無源之水,無需多長時間就會幹枯。而秦國也就成為沒有獠牙的弱虎,是殺是留,不都是大王一句話的事嗎?哈哈……”

韓王聽姬夜的分析很有道理,秦國之所以迅猛的從邊陲小國一躍成為七國霸主的地位,就是因為曆代秦王都知人善用,懂得將權力下方給部下發展國力,君臣一心,共同為秦國的崛起而奮發圖強。最終在秦孝公時期,任用公孫鞅進行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廢除世卿世祿;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推行縣製等等措施,調動了秦國上下的積極性,國力迅速上升,終於不再是有無皆可的邊陲小國!

如果秦王失去了所有的能用之人,那麼秦國上下就會變成一盤散沙,即便是麵對小股敵人的侵入,也會無法招架應對。而韓國就是在進行這樣的謀劃!

其實韓王對於姬夜是完全信任的,不然也不會將韓國的大部分權力交給姬夜掌管,而自己則需要對姬夜的上書進行評判罷了。也就是說,姬夜在韓國實際上是隱形的大王,不過韓王對於姬夜的做大也不是沒有防範。身為國君怎麼會不對下屬采取一些措施呢?

“這場混亂就要開始了,秦國必定會把我們當做首要目標進行示威!我們需要喚醒‘夜鶯’,讓夜鶯把刺客的情報提供給秦王,如此就會轉移秦王的怒火。不然以我大韓的國力,根本不足與強秦作戰。我們需要的是在混亂中穩定發展,以觀虎鬥,收漁利,平蕩天下!”韓王也是很有雄心抱負,隻不過平日裏他都隱藏著自己的真實心智,偽裝成一個膽小怕事的君王。

“夜鶯”是由姬夜一手培養出來的頂級間諜,早在幾年前就滲透進了七國中不同的地方,為的就是在有朝一日發揮韓國不好明麵上出手進行的行動。夜鶯,又分為三大旁支,由三個各不相同的人統領,他們隻對姬夜負責,除此之外任何人的命令都不聽從。

姬夜說道:“夜鶯的喚醒,就標誌著我們插在六國中的密諜由暗轉明,甚至可能會被連根拔掉,如此一來我們就在也沒有從六國中獲取的第一手情報。夜鶯的存在是為了徹底的消滅六國而埋下的種子,不到最後關頭是絕不會被全部喚醒的。

大王應該知道,為了安插夜鶯,我們不知費了多少財力物力。如果僅僅是為了眼前的那觸不可及的希望而喚醒夜鶯,那就會得不償失。”

姬夜卻默默地將最重要的幾名夜鶯成員的身份記載銷毀,因為他們是距離各位大王最為親近的人。姬夜繼續說道:“按照我的計劃,斬龍計劃一定會實現,隻要大王不再過問其中的過程,以及不要過多的插手我的計劃,不然的話就會為韓國招致可怕的勁敵!”

姬夜的眼神突然變得很是凶狠,這不是在向韓王提醒,而是向韓王警告!姬夜在暗中已經掌握了韓國上下全部的實力和財力。他自信能夠隨時取代韓王的位置,而韓王現在還存在是因為姬夜需要韓王成為替死的羔羊。畢竟姬夜所圖甚大,他不可能把所有的寶都押在韓王身上,還留有一些可以翻盤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