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並在此設置函穀關。此關關城東西長7.5公裏、穀道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函穀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此時著名的雄關要塞之一;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穀壯關中,萬穀驚塵向北空”之說,同時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秦國能從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從而坐大,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函穀關。
函穀關高大,擋住了山東諸國的進攻,秦國得以在函穀關後麵穩定發展,打得過就出關侵略,打不過就退守函穀關,割讓的土地也是占別人的土地。一旦天下有變,秦國將百萬之師,旦夕可統一中國。曆史上多次發生山東諸國進攻秦國的事,但沒有一次成功打進秦國,都是因為函穀關阻擋。而山東諸國沒有關卡,互相殘殺,一馬平川,它們削弱了自己,秦國卻坐山觀虎鬥。
高聳威嚴的城牆巍然矗立在大地之上,挺拔的士兵身著烏黑的兵甲,手持長兵劍戈,遠遠望去,如同蔥鬱濃墨的樹林。所有的兵士神色冷峻,凝視著城外其他國家的舉動,若是發生突發事件,便可迅速反應。
望著遠處群山起伏走勢,夕陽餘暉潑灑在山體上,像是一柄銀色躺下的寶劍。孤獨飛翔的雄鷹拍動著雙翼,如同一把利箭帶著淩厲的破風聲衝向天際,隨後逐漸變成一顆黑點消失在空中。
忽然一陣風起,卷起塵沙層層升騰,多個砂柱筆直相互交替遠去……
“這壯麗的風景也隻有在這裏才能欣賞到,希望能夠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老秦的國旗插遍中原的山川河流!”一道身影看著那破敗的風景說出了心中所想。
不同的人麵對不同的事物會發出不同的感想,就像是心情好壞,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就會發生改變。
原本處於荒蕪戈壁的函穀關,在那人的眼中卻是壯麗磅礴的風景,可見在他心中充滿了對山河的渴望,也有強大的野心。
“將軍肯定會看到我王一統天下!我王還要倚仗將軍之才橫掃山東諸國。將軍,起風了,回屋歇息吧!”那人身旁的副將著明晃的鎧甲,手按佩劍,背負強弓勁弩。
“何非,你跟著我應該有三年了吧。”
“回稟將軍,已經三年五個月二十一天,今天是第二十二天。不知將軍為何會突然問起這個問題!”何非回答。
“當年長平之戰,如果不是你奮不顧身的為我擋下那一箭,想必也不會成就我這個‘人屠’的稱號。今日之後,‘黑鷹’解散,重新做回百姓,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輕易拋頭露麵,你們是我經過多年培養的精銳,不能輕易斷折!”
那道身影很是魁梧,渾身充滿力量,而這道身影正是六國人人畏懼的人屠——白起。
何非立即拜跪,“將軍,您是什麼意思?為何突然說出這樣的話?‘黑鷹’乃是帝國重器,可以粉碎六大國任何軍隊,更是魏武卒的克星。為何要解散黑鷹,屬下不明!”
“這次王上不聽我言執意伐趙,必定損兵折將,消耗國力,最終大敗而歸!麵對兩次王上對於我的任命,我分別直言拒絕和稱病婉拒。君臣之間已有隔閡,王上不會再信任我,不日就會削弱我的軍權或是架空。”
白起歎了口氣,繼續說道:“隻要你們能夠安好,到時就算魏武卒、趙騎士、齊擊技來犯,爾等也不可以現世出戰!自從秦王驅逐楊絡護衛後,恐怕再也沒有人可以成為秦王的貼身護衛了。你們的任務就是暗中保護秦王安危,無論是大秦昌盛還是山東六國攻破秦國,秦王不容有一絲損傷,這也算是我為大秦設置的最後一道防線!”
“將軍……屬下早已發誓追隨將軍左右,難道將軍已經忘記了我們這些兄弟的誓言了嗎?難道將軍忘記了我們要一同見證天下收歸大秦手中嗎?不管將軍日後如何,一日為黑鷹,終身為黑鷹!”
戰國時期的步戰士兵以魏國武卒最為精銳,天下呼之為“魏武卒”。騎戰則以趙國的“胡刀騎士”與齊國的“技擊騎士”並稱精銳。
秦國變法後的新軍在收複河西的大戰中橫空出世,被天下驚呼為“銳士”。司馬錯便借這個名號創立了鐵鷹銳士:下馬步戰以超越魏武卒為準,上馬騎戰以超越趙齊騎士與與匈奴胡騎為準。
而“黑鷹”更是超越鐵鷹銳士的存在,由上將軍白起親自挑選戰軍中的精銳而建立,曆經煉獄磨練方能成為黑鷹,整個大秦帝國也僅僅隻有不足百人。每位黑鷹戰士均可以以一抵十位魏武卒,而在江湖中也可以算上中高流水平!
“黑鷹是我親自創建的,解散黑鷹,我更加不舍,但是為了大秦一統天下,也隻能這麼做了。我知道你們都是我的親信,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畏縮在一方。何非,你跟隨我時間最長,最能了解我,所以從今天開始你就是黑鷹的首領。黑鷹本來就是在鐵鷹的影子,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黑鷹成員分散在各國各個方麵,你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保圍大秦,絕不能暴露!”
“將軍……”
“不要再說了!這是命令,你難道想抗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