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讓他醒悟(2)(2 / 2)

折騰了這麼長時間,怨氣也發泄的差不多了吧?對你的無理取鬧,方翰民一直采取容忍的態度,你卻倚老賣老,不知收斂,難道非要把方翰民逼到忍無可忍的地步?

並非方翰民拿老王沒辦法,正如剛才那番話所說,如果方翰民想較真,他隻需把王副廠長的所作所為如實向上級機構彙報,不僅老王的副廠長職務會被撤銷,還有可能受到行政處分。但是,方翰民顧全大局,尊重老領導,沒跟老王一般見識。

在班子成員中,夏總跟王副廠長算是關係較好的同事,他希望老王見好就收,不要再鬧下去,否則,真把方翰民逼急了,老王的副廠長職務未必保得住。

除了老夏,其他班子成員沒人願意勸解,一方麵他們擔心哪句話沒注意,惹得老王不高興,為這種事把他得罪了,太不值得。另外,他們以看熱鬧的心態袖手旁觀,無論方翰民還是老王,誰都說不出啥。

作為廠級班子裏多年的同事,夏總不希望老王跟方翰民繼續僵持下去,更不願看見老王被排除在領導班子之外,他想給老王找個台階,老王是否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並不重要,隻要能聽進他的勸解,不再跟方翰民爭鋒相對,就算達到目的了。

根據自己對老夏的了解,王副廠長認為,老夏的勸解至少沒有惡意,這個麵子必須給。於是,他玩世不恭地說:“好啊,不是等我開會嗎?我來了,那就開吧。”

隻要願意坐下來參加會議,無論老王態度何如,方翰民都不會跟他斤斤計較,“現在班子成員到齊了,咱們開會。今天這個會議隻有一項議題,那就是討論住房分配方案,下麵請梁副廠長介紹一下總體情況。”

老梁介紹了住房分配方案的起草原則,以及後來征求意見的情況,“草稿出來後,在廣泛征求各方麵意見的基礎上,幾易其稿,修改過程中,又吸收了很多合理化建議,最終形成了現在的方案。但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使方案得到完善,做到集思廣益,請大家對該方案進行充分討論。”

方翰民主持會議,曆來開門見山,言簡意賅,梁副廠長彙報方案起草情況後,他直接進入正題,“大家對這份方案已經有所了解,看看是否還有不完善或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補充修改,接下來請各位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希望大家抓緊時間,盡快將方案確定下來,然後向全廠公布,職工們都盼著見到最終方案呢。”

主管財務的周副廠長第一個發言,“考慮分值權重時,工齡、學曆和貢獻三者之間的占比,我覺得不太合理。”

除了家庭人口數量,作為構成分值權重三個最重要的因素,工齡、學曆和貢獻,占比都很高,既然老周覺得不合理,方翰民希望他把意思說清楚,“周廠長,你覺得哪方麵不合理?說說你的理由。”

“不知大家注沒注意到一個現象,全廠有學曆的職工有二三百人,但在工作中真正做出貢獻的,卻隻有很小一部分,大多數人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建樹。既然如此,我覺得學曆的權重占比不應該這麼高,不如適當降低學曆權重,把技術職稱的權重占比提高一些。”

要論技術職稱,總工程師老夏現在是高級工程師,他的職稱在全廠最高,他當然支持老周的建議,“職稱是科技人員技術水平和資曆的綜合體現,我也認為現有方案中,技術職稱的權重太低,這對廣大科技人員不太公平。但是,有學曆的職工都有相應的技術職稱,如果以降低學曆的權重來提高技術職稱的占比,相當於左手倒右手,我覺得沒什麼意義。”

“夏總的意思,應該提高技術職稱在分值權重中的占比,但不應以降低學曆權重為代價,你有什麼建議呢?”

“我覺得可以適當降低工齡的分值權重,因為有些人工作了幾十年,最多也就完成了最基本的本職工作,個別職工甚至連最基本的本職工作都完不成,現有方案中的工齡分值,無異於對落後職工的獎賞。”

老夏的觀點未免有點偏激,但說的也是事實,方翰民在基層班組工作了多年,直到現在仍然經常跟基層職工打交道,這方麵情況沒有比他更清楚的,比如一車間當初的個別下崗職工和二車間賴青元之流,就屬於老夏說的那類職工。

周副廠長和夏總的建議,其目的都是為了強調技術職稱的重要性,隻不過老周的辦法是削弱學曆的分值,而老夏則建議降低工齡的權重,不知兩人有意而為,還是歪打正著,因為方翰民既無學曆,工齡又短,他們的建議在客觀上都對方翰民有利。

如果隻考慮個人利益,老周和老夏的建議都應該采納,但方翰民是一廠之長,其視野豈能如此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