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在大軍潰敗的第二天,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都護府邊境線上,又是遭到了阿拉伯人排山倒海的洗劫。/xshuotxt/.。 更新好快。
同裏,十八裏鋪,三十二裏台,一個個軍鎮聚居點上冒著滾滾黑煙,卜斯曼須的大勝不光是擊敗覆滅了都護府主力那麼簡單,更是打散了都護府積累在貝都因部落頭上的軍威,再也不畏懼大閩的報複,一個個貝都因部落前赴後繼的向閩國發起衝擊。
一時間,李讓控製下的小半阿拉伯半島,到處都是烽煙繚繞,河中都護府大軍居然有被驅趕到海裏的趨勢。
不過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句話在此時體現的可是淋漓盡致;
大閩控製下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是‘蕩’漾出了陣陣‘波’瀾。
漫長的補給線,供應前線六十多萬大軍,就算大閩也是個沉重的負擔,這個生產力落後的封建時代,農業甚至能主宰一個王朝的生死存亡,所以一占據美索不達米亞,大閩祭出的第一個法寶,就是屯田。
可比在呼羅珊時候政策開放的寬鬆多了,剛剛結束冬麥的收獲,大閩立馬將粗陋造冊的田產發放了下去,每個美索不達米亞家庭,哪怕七十歲老頭,一二歲吃‘奶’的孩子,都按照人頭分得了土地,而且照比阿拉伯人統治的最寬鬆時代,稅收都下降了不少。
華夏盛世時期的黃金比例,三十稅一。
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而且絕大部分產出都是自己的,這種政策聽的呼羅珊上還在繳納重稅,苦苦掙紮在晚上背漢語詞彙,爭取考試取得唐人身份的‘波’斯人屯田戶嫉妒的眼睛都紅了。,,。
大閩如此大方的原因隻有一個,糧食!
就算不能全麵供應前線大軍的軍糧,秋收時候,李捷也要求至少軍隊能就地籌集二分之一軍糧,好為秋冬季節繼續‘挺’進敘利亞的戰爭做準備。
美索不達米亞也的的確確真是個天賜之福地,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裏斯河兩條西亞大河在左麵是高山繚繞的高加索山脈,右麵是荒漠萬裏的阿拉伯沙漠,整個西亞最‘精’華的土地似乎全集中在了兩河流域衝刷出來的大平原上,這裏的土地,‘肥’沃的流油。
除了寬鬆的稅收,大閩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安全了,沒有了各個部族割據統治美索不達米亞,不用去服煩勞的兵役,隨時擔心自己的妻‘女’糧食被搶走,還分到了自己的田莊,閩國統治下的農耕各族還真是爆發出了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五月多,沙漠中還是一片酷熱,高加索的冰雪才剛剛融化,兩河流域新月沃土上,被大閩占據的半壁江山已經到處都是綠茵茵的麥苗了;
不過,卻也不是所有人都對大閩這種政策如此歡迎的。
底格裏斯河下遊附近,泰西封城外六十裏。
夕陽斜照,一片餘暉鋪撒在大地上,一片片整齊的地壟溝中,給麥苗都是塗上了層金‘色’,就仿佛一顆顆代表希望的植物都是黃金做的那樣,光鮮而耀眼。
愉快的談笑聲中,一隊隊穿著閩軍黑‘色’步兵甲的府兵扛著鋤頭,三五成群談笑著也是愉悅的向附近駐紮的小村莊走去。
除了民屯,李捷還下令在美索不達米亞軍屯,底格裏斯河兩岸,差不多二十萬府兵就地放下武器進行生產,到處都是他們耕種出來的油綠‘色’麥田。
不過夾雜在軍屯田與附近‘波’斯人的民屯田莊之間,一片麥田卻是七零八落,地壟溝打的歪歪斜斜,地裏的麥子也如同營養不良一般,顯得奄奄一息,缺乏灌溉,田地裏一片鹽堿與雜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