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間亞東關的都督府二樓會客廳,還是李瑾高高端坐在正堂中央的太師椅上,太子東宮的輔臣則是分列兩邊的圈椅中,這一次除了原有的李瑾心腹,還多了個首輔王玄策。/xshuotxt/
臣子往往比君王長命,王玄策現在不過四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起碼還能再幹二十多年,李捷如此好戰,說句不好聽的,萬一哪天在戰場上嘎嘣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不和李瑾打好關係,到時候就是王玄策政治生命結束的時候。
這些天王玄策倒是真抽出了些功夫,把自己多年從政經驗灌輸給李瑾。
正堂中央,剛剛出使回來的令狐絛則是滿麵悲催,無奈的拱拳敘述著出使經過。
“吐蕃國主原意調集各部貴族組成自願軍兩萬,支持我西方戰場,並且還願意提供蕃馬一萬,酥油茶與糌粑等軍資若幹。”
“至於與太子的和親,讚普也願意在讚普親族血緣關係最近的宗室女子任大閩挑選。”
“唯一的條件,就是親換親,芒鬆芒讚要求必須與晨曦公主和親!”
相比於之前的蠻橫,吐蕃簡直把頭磕到地下了,不要聘禮,省了一大筆開銷,選血緣關係最近的宗室,和親後李瑾也有權利通過吐蕃女婿的身份幹涉吐蕃內政,至於兩萬人的貴族誌願兵更是一個極其重的承諾。
吐蕃是奴隸製國家,國家政權掌握在少數奴隸主貴族手裏,也隻有他們,才有著真正戰鬥力,至於奴隸,奴隸軍永遠不可能是強軍,兩萬吐蕃貴人自願軍,如果配合上次等軍隊,差不多夠拉起一支十萬大軍的隊伍了。
這個數量也等於把吐蕃抽空了,不說這支軍隊的作用,光光一個空虛的吐蕃就足以令人放心,至於糌粑軍資等都是小事情,大閩不差這點東西。
這個條件,甚至王玄策都有些動心了,捋著整潔的胡須許久,王玄策遲疑的扭頭看向了李瑾,猶豫的詢問道。
“太子,要不,把芒鬆芒讚的請求發給泰西封,詢問下閩王?”
和漢朝和親性質可不同,前漢是因為打不過匈奴,不得不把公主送出去,靠女人脆弱的身軀求得和平,而強悍的大唐則是誰來巴結與誰和親,和親性質有些類似於後世贈送大熊貓。
這種情況影響下,整個華夏士大夫階層對於和親也沒有先漢時候那種恥辱感覺。如今吐蕃國主似乎對晨曦公主很是癡心,反正閩王女兒也是要嫁人的,聽著王玄策話,一大堆太子幕僚忍不住都點了點頭。
可,這畢竟也是閩國,李捷這個穿越者建立的國度,聽著王玄策的簡易,一向果敢勇猛的李瑾居然激靈靈的打了個哆嗦,旋即將頗為英武的頭顱搖成了撥浪鼓。
“不成不成,孤的姐姐孤了解,她是絕對不願意嫁到吐蕃的,也絕對適應不了吐蕃那種宮廷環境。”
這句話可是實話,相比於大唐的諸皇子,李捷的養育策略似乎有些奇葩,別的皇子六七歲就開始分開獨居,大部分時間用於進學,來培養其獨立的意思,李捷倒好,不管誰的子嗣,都是混養在一起,由細心的侯線娘看護,所以幾個皇子之間感情倒是不錯。
李讓是個書呆子,李晨曦似乎一點兒也沒有繼承她母親那種沉穩,很辣,反倒是個惹禍精,同樣活潑好動的李瑾小時候可沒少讓李晨曦收拾,把這個惹禍精老姐嫁到吐蕃去,還不知道會鬧得如何天翻地覆呢。
“殿下,任何事情都應該以國事為主,為政之道,個人感情應該放在一邊……”苦口婆心的弓著腰,王玄策還想再勸,誰料到李瑾卻是很光棍的攤了攤手。
“王相公,隻要您先上書,瑾絕對上書跟從!”
這話立刻讓王玄策閉了嘴。
李捷多麼護犢子,他不是不知道,所以這事兒需要太子這個宗室成員開口,他一個外臣隨便想給皇帝做主,就算他功勳卓著,是開國元老,李捷不會那他怎麼樣,那一股子看法與隔閡也會油然而生。
多少大權在握或者春風得意的大臣權臣就是倒在這隔閡上了。
既然太子不同意,和親這一條路自然被賭了上了,麵對也不知道是癡情還是哪兒根筋搭錯了的讚普芒鬆芒讚,一屋之人又是苦惱的思索起來,好一會,看著李瑾眉頭緊鎖實在沒辦法的模樣,王玄策歎息著搖了搖頭。
“辦法倒是有一個,隻不過要冒著徹底得罪吐蕃讚普的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