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這一支軍隊不再等同於閩國任何一支軍隊,不再是閩國官軍,而是閩王名下組建的雇傭軍,羅馬遠征軍。
不斷還有新的隊伍從碩大的軍營北方加入這個軍營,踏著一雙沉重的牛皮底兒馬靴來回巡視著軍營,看著一個個訓練中的漢子,陳樟明卻到底還有一種遺憾感覺。
畢竟不是官軍了,名頭上總覺得低人一等一般。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幾個兵丁卻是從營門外騎馬過了來,彪悍的在陳樟明二十米遠處勒馬而止,然後又是大步流星的跑到陳樟明麵前,單膝跪下。
“叩見將軍!教宗尤金一世大人已經帶領著樞機主教團抵達新寧波,羅成郡主以及老爺,老夫人,也都抵達,請將軍示下。”
提到了羅城郡主以及老爺老夫人,陳樟明憨厚的臉上卻是禁不住露出了由衷的溫馨,還有一抹濃鬱的感激。
一般武將出鎮外鎮,家眷往往要留在京師,美其名曰避免武將思家影響戰陣,實際上家眷不過是被當做人質而已。
這一次,李捷卻準許他把全部家眷都帶上,羅馬距離萬裏之遙,這一去也需一二十年都回不了閩國,父母在於身前,也就避免了忠孝不能兩全的痛苦。
而且這個羅城郡主,真到要成親時候,陳樟明才知道,人選還沒定,是十多個宗室女兒,讓自己挑,挑中誰,誰就是羅城郡主。
雖然這十多個貴女都是李氏宗室,沒有一個李捷的親女兒,是李捷經過上一次土鱉讚普芒鬆芒讚看上自己閨女後,連拉帶搶從中原他叔叔,哥哥弟弟家忽悠來的十多個養在府裏,不過這份恩寵,閩國開國以來從未有過。
而且他陳樟明的名字還被寫進了宗室,這份寵信,聽說軍方幾個重將都嫉妒紅了眼。
一肚子感懷讓陳樟明亦是頓了幾秒,旋即才對著傳令兵擺了擺馬鞭,回身對著幾個都尉大聲命令道。
“收操,等候教宗檢閱!”
“喏!”
又是在新寧波停留了兩天,歸心似箭的尤金就趕忙帶領他的樞機主教團登上了航船,來時候不過蘇伊士水師的三條船,回來時候,卻來了個鳥槍換炮,大大小小齊船福船,戰艦補給艦達到兩百。
船上,刀槍劍戟,糧食補給,甚至還有不少熟練工匠紛紛被裝載上船。
更重要的是,尤金還帶上了李捷所承諾的軍事支援先鋒,羅馬遠征軍一萬人。
“真是上帝保佑!”站在滿是虎牙旗的巨大齊船前,尤金禁不住滿是虔誠,向上帝禱告起來。
就在尤金的禱告中,一萬多經過一個多月集訓的將士,也開始緩緩登上了艦隊。
這支遠征軍還真是一個民族大雜燴,在這裏麵,什麼樣人都能找到,有渴望出人頭地的天竺,波斯人,有願意為閩王繼續奮戰的退伍老兵,有不甘心於練兵耕種的地方府兵,還有八百多騎兵甚至是劫掠呼羅珊的草原狼俘虜。
願意為閩王而戰,可以免除官奴身份,還能獲得一大筆他們搶兩輩子都搶不到的雇傭金,幾萬草原狼俘虜為了千餘個名額差不點沒打破了頭,最精銳的八百人被挑選在了這支羅馬遠征軍中。
這些人之前的身份不是草原軍官就是小酋長,這些人的離去又讓幾萬俘虜官奴沒了領頭之人,對閩國倒是一舉兩得。
還有大約三千多是願意追隨教皇的閩國基督徒,踏上航船,他們也是最激動的,不斷抱著兵器左看看右看看,可惜,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沒有軍事經曆,最熱血的注定要成為最不重要的輔助輜重兵了。
大約兩個時辰,訓練有素的羅馬遠征軍就攜帶全部物資以及一千多匹戰馬踏上了航船,最後上船的,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遠征軍首領陳樟明以及他的副手,從拜占庭逃回來的使臣楊芎。
“郎君放心,妾身會照顧好老爺與老夫人的。”
旗艦奢華的船艙前,紅著臉,一身錦繡妖嬈的羅城郡主微微提裙,向陳樟明道別道,絲毫沒有天家之女的驕橫與跋扈,看著與自己一見鍾情的郡主扶著自己父母緩緩進入船艙,胸中的柔情與熱血一並迸發了出來,陳樟明龍行虎步的到了船頭。
隆隆的鼓聲中,龐大的艦隊有序的向西方前進而去,沿著阿拉伯海開始向紅海轉入,迎著鹹鹹的海風,陳樟明亦是將拳頭中的刀柄握的都要出了水。
為了閩國,羅馬,本將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