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東讚的擔憂不無道理,因為在他看來,他指揮的這一年多對南天竺的掠奪戰爭簡直是無用之戰,於國無益,就算有了閩國支援的工程兵,攻城裝備,依舊有至少兩萬多吐蕃戰士陣亡在了異國他鄉的南天竺,徒勞的耗費了吐蕃力量。[手機,平板電腦看,請直接訪問m..,更新更快,更省流量]
的確,吐蕃人在南天竺各城邦中開國以來最大一筆戰利品,可是,有什麼用?
吐蕃快八萬遠征天竺軍全都是各個部落貴人拚湊出來,由奴戶與貴族組成,奴戶來自被征服的部落以及部落中下等遊牧民,少量貴族把持著軍隊高層,吐蕃的大軍的確很悍勇,驍勇善戰而且裝備精良,絕大部分騎士都裝備著圓形頭盔與紮甲,祿東讚甚至自詡自己的大軍戰鬥力超過李捷的關寧鐵騎。
不過如今可觀的戰利品卻為這支軍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支離破碎,大部分戰利品被上層貴族所搜刮,富者越富,貧者越貧,財富腐蝕了貴族的勇猛,滿是怨恨的吐蕃平民則不再願意聽憑這些腦滿腸肥的貴人老爺們指揮,後三次遠征南天竺,這種趨勢祿東讚已經感覺了出來,卻束手無策。
軍隊的矛盾還是個側麵,貧富差距更多的反映在了國內吐蕃部落中,部落與部落的矛盾愈發尖銳,一年多陷於暴富的貴族們也越來越失去進取心,不然的話都是吐蕃去打象雄,什麼時候輪到象雄劫掠吐蕃的北部邊界了。
可惜,這一切都不是祿東讚阻止得了的,格爾家族看似在吐蕃國內呼風喚雨,實際上也要服從於絕大部分貴族的利益期盼,憂心忡忡下祿東讚甚至沒有心思回國,幹脆打發長子格爾欽陵率先引領大軍回國與象雄爭鬥,自己跟著閩國大軍犯起愁來。
跟著犯愁的還不止祿東讚一個,還有一個就是一直抱著複國夢想的波斯王子卑路斯。
如今,呼羅珊已經被閩國弄到手了,可惜李捷怎麼看都看不出支持波斯複國的意思,反倒是又發動了最大規模的人*流,數不清的波斯人被安置在了孟加拉,中南半島,閩國本土,空出來的貧瘠土地流放了數以萬計的婆羅門,遮婁其人戰俘奴隸,如今,波斯人居住了數千年的呼羅珊被弄的人口混亂不已。
似乎距離複國的夢想,又遠了一步。
不過,盡管兩人糾結叢叢,閩國大軍依舊踏上了征討的路程。
實際上,這次征途並不遠,僅僅距離閩國國都京師三十裏左右。
曲女城。
雖然不可思議,但這座叛亂的都城的確是在叛軍手中延續了一年有餘,用土木工程壘築的夯土城牆包裹在這裏,忙於****傷口的閩國讓曲女城自成一國到如今也沒有攻打,甚至有各族的史學家已經鄭重其事記錄下這個小國為婆羅門濕婆國。
如今,閩國南下攻略德幹高原在即,這裏留在閩國後方畢竟不安全,所以大軍必須第一個拔除這裏的眼中釘。
龐大的誓師儀式僅僅一天後,二十萬閩國常備軍就殺到了曲女城下,卻沒有第一時間攻城,因為閩國自己修建的壕溝,夯土工事反倒成了攻城的阻礙,於是乎大軍分成四股駐紮在了曲女城四麵,數萬遮婁其人奴隸外加猶太人又被驅趕上來,填平毀掉這些工事壕溝。
連續三天內,曲女城附近都是塵土飛揚,一個個穿著大袍子,腦袋上戴著大衛星的猶太人輪著鐵鍬鎬頭揮汗如雨,好不容易修建起來層層疊疊工事肉眼可見的塌了下去。
這些天,對於如何攻城,將軍們也是吵翻了天,要知道曲女城是按照一國國度修建的,經過強盛的戒日王朝修繕,富饒的閩國加強,如果不是叛亂來著內部與裏應外合,這座堅城還真是不可能陷落。
可惜如今十米到十二米的城牆,十五米高高聳的箭樓,重點位置每隔十多米的床弩,這些都成了唐軍攻城的阻礙。
“反正京師城如今已經修建成功,曲女城的存在已經不需要了,不如從恒河引水灌城,城南低窪,衝垮了城牆後,叛軍士氣低落,定然可以一鼓而下。”
老將獨孤損如今也得到信任進入高層,成為左驍衛將軍,閩國不設大將軍,實際上就與左右中郎將等構成了一軍主將,別看老家夥性烈如火,卻經曆過隋唐動亂,該沉穩時候最是沉穩,出的主意也是四平八穩。
可惜,這個主意卻得不到諸將的讚同。
“決河灌城那需要多長時間,這一戰是為了懲罰叛逆,必須打的雷厲風行,不能磨磨蹭蹭的!”一張大臉通紅,薛擎扯著嗓子就大嚷起來,震得帳篷嗡嗡作響,一下氣的獨孤損臉色鐵青,拍著桌子也是嚷了起來:“那你的意思就是讓將士們冒著床弩的危險血肉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