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8章.高宗皇帝的挫敗(1 / 2)

大唐皇帝也缺錢!

曆史上李治所處的時代正好是世家政治衰弱時代,唐室擺脫關隴世家的鉗製,愈發的強盛,長孫無忌領導關隴世家成為世家政治最後一抹亮彩,可惜與曆史上相比,此時李治卻缺少一個重要幫手,武媚娘!

別小看一個女人,高宗朝初期武後權利的確不大,但正是武媚娘的年輕與果決鼓勵著李治不斷走下去,先是在永徽四年房遺愛謀反案中將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勢力等諸藩王勢力徹底根除,最終在永徽六年立後案扳倒長孫無忌,將阻礙李治君上大權的一係列世家高官殺的殺,流的流,開創了盛唐開端。[本站更換新域名..首字母,以前注冊的賬號依然可以使用]

可如今,李治麵對的卻是這麼個混亂的局麵,朝堂上,不光政權集中在司空長孫無忌手中,而且李承乾,李泰,李佑沒死,河南叛亂削弱了朝廷的威嚴,各路藩王的飛鷹走狗在朝堂上藏頭露尾,躍躍欲試。

這種情況下如果是個謹小慎微的皇帝,倒也過去了,東漢外戚專權多少年,可偏偏,李治自己也是個有抱負的主兒,他渴望超越自己父親唐太宗,渴望壓服諸多野心勃勃的叔叔伯伯,尤其渴望壓過南方那個令他隱隱作痛的哥哥。

可偏偏,一場舉國大戰與西突厥戰爭打完了,徹底掌控了天山南北的絲綢之路,這條流淌著金子的道路卻意外的枯竭了,看著蕭條的西市,極度渴望用稅金建功立業,建設宮室證明自己的李治還真是糾結的腦仁兒都疼了。

他可不知道,就是南方那位令他擔憂憎惡的哥哥,將海上絲綢之路早幾百年拓展開,還把原本的交彙處波斯挪到了天竺,大批富庶的絲綢之路商人大都因戰亂搬遷了,西域絲綢之路能有利潤才怪了。

南方的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後果還不止這些,越來越多的北方豪門世家將視線投注到尚未完全發展的江南,投資江南工商業,移民,南方未開墾的土地,優良的開墾政策也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北方農民去開墾,提前百年,江南發展速度超越了北方。

勢力主要在關中平原,還籠罩在死氣沉沉的世家政治下,北方感覺不到蕭條才怪呢。

當然,這些原因習慣了賤商政策的李治無論如何都看不到。

“陛下,快點回宮吧,馬上要夜禁了,如果陛下留宿宮外讓禦史知道,長孫司空少不得又要責備陛下了!”

一旁的小太監急的滿腦門汗水,如果皇帝受了責備,他必然成為官員口中的閹黨奸臣,吃頓板子都是輕的,沒準都會沒命了,不過,沒等小太監擔驚受怕的勸完,李治已經舉起了手讓他閉嘴,全身貫注的傾聽起樓下來。

少見,幾個胡商漢商聚在一起喝著酒。

“張翁,這西邊的生意是越來越難跑了,胡兒我這已經虧了第二趟了,好不容易弄了一批波斯青金石,千辛萬苦從那幫大食人重稅下帶出來,好不容易弄到長安,還賠了!”棕色眼睛,胡子亂糟糟卻穿著大唐員外袍的粟特人滿腹愁苦抱怨著,舉起酒碗深深灌了一大杯酒。

似乎與這胡商交情很深,被稱為張翁的漢商滿是同情又為他斟了一杯酒,感慨的說著:“可不是嗎?如今這人啊,著了魔的往江南,閩國跑,老漢去西域經營的商隊已經一年多沒動身了,去了也賠,說來奇怪,原本穿過沙漠好不容易弄來的異域物件兒,如今閩國多的是,價格還比咱們便宜不少,真是怪了事兒了。”

也是不得誌的飲了一杯,張翁又是無趣的說著:“如今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老漢也打算不走西域這條商路了,弄點咱們關中特產的秦椒販運到高句麗去,聽說那麵特冷,吃著東西能讓人全身發熱,放菜裏也的確香,再帶點西鳳酒。”

幾個商人的閑聊,渾然不知道頭上一個可以主宰他們所有人命運的大人物氣的呼吸急促,雙眼通紅,為了維護西域的商路,李治把他即位以來最關鍵的一戰全壓在這兒了,他取得的成就別人卻棄之如敝履,也難怪李治發怒了。

“閩國,又是閩國!”帶著略微醉意,重重一拳頭,李治狠狠砸在了酒桌上,看的身邊小太監再次心頭一顫。

不過這個時候,商賈桌子上,一個已經喝的八分醉的突厥大胡子商人卻是忽然迷糊的翻起身來,糊了糊塗的嘀咕著:“你們,你們知道什麼?南邊,江南和,和閩國崛起的奧秘,老子可,嗝~,老子可知道。”

一口酒氣熏得幾個大商直皺眉,不過看著蠻漢說的神秘,忍著不舒服,張翁,胡兒幾個全都把頭側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