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山老母又名驪山老母,為北鬥眾星之母,統領七元星君,也算得上是一方名宿,又有不少功德,本該安然享福納壽才對!
這翻闖禍,卻要從人間界說起!話說黎山老母在鹹陽境內的驪山之上,建有一所道閣,安放著自己的無上真身。
天界眾神,有不少在人間立寺立廟,以供世人頂禮膜拜,同時也可為苦難眾生排憂解難,這本來是大大的好事。
前些日,大秦始皇帝閑遊自此,發現黎山老母的塑像風姿綽約、氣度不凡,勝過自己的後宮佳麗多多,於是做了些不該做之事,說了些不該說的話!
黎山老母當然十分生氣,隻是始皇帝身為人帝,地位遠在自己之上,萬萬不能直接對付!越想越氣憤不過,俗話說一氣百事生,黎山老母這一氣,卻將自己管轄的九曲華池之水引了出來。
九曲華池乃天地異數,其水豈同凡水?又有黎山老母法力助威,化作洪水,鋪天蓋地,將秦嶺一帶淹了三天三夜!
這一頓好淹,周圍的凡人凡獸自然十成死光,就連一些手段不廣的妖怪、修士也被淹死許多,最後還是南海龍王偶然發現,才作法將洪水收掉!
秦嶺一帶,乃是秦王朝人煙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上得台麵的妖魔修士不少,自己的老家被無端端淹了一場,如何能夠甘心?很快便三五成群,一撥一撥告上天庭,要請玉帝裁決。
本來人間死活,天庭向來是不大管的,對於天庭來說,淹死些下界生靈正常正常,根本和窮凶極惡扯不上關係!沒人告狀直接算了,有人告,也就走過場似的罰幾千年薪俸,頂多再貶貶身份而已!
但不巧的是,黎山老母昔年得罪過一位掌管災疫的仙子,士別三日,當剮目相看,俗話有雲,果然不錯!如今,昔年不起眼的小仙子,已經號稱天地萬生之母,受萬神景仰,普天之下,共尊為王母娘娘!
數萬年前,兩個仙女之間的小小糾紛,自然不需多提……且說那王母卻是個記仇之人,隻是地位太高太引人注意,故而一直未敢動作,如今有了天賜良機,哪能放過?當下便與玉帝吹了些耳邊風,又慫恿眾多親近的職掌仙官,道此事若不嚴肅處理,定會天怒人怨,下界之中不知有多少好事者會借機鬧事!
玉皇大帝也不是個有決斷之人,便聽了耳邊風,順了眾臣之意,先將黎山老母關押天牢,十日後處以萬雷加身的極刑!也好與下級生靈做個榜樣,瞧,天庭多關照大家呀!
“此事說起來,還是下界人帝不對在先,黎山老母確實過分,但頂多削去法力,貶入輪回就是,萬雷加身之刑,便是金仙之體也未必能生受下來呀!”黎山老母的修為,自然不可能比得了巨靈神,萬雷加身,下場不言而喻,魂飛魄散而已!
“眾神多膽小怕事,不敢得罪王母,如二郎真君和哪吒等又懶得管這擋子事!”解釋完畢,巨靈神才憤憤不平地數落道,頓了頓又問:“我聽東華帝君說,你與黎山老母有故,不知是不是真的?”
巨靈神身體高大,說話聲聲洪鍾一般,夾雜著各種情緒,激動不已。
相比之下,金蟬子卻一直一臉平靜,巨靈神終於給他開口的機會,金蟬子輕笑道:“你與黎山老母很熟嗎?”
“熟啊,聽說她人不錯的……”
(收藏好少,票票好少……無無無無,另《集仙錄》所載:驪山老母天姿綽約,風華絕代,嚐作閣道於驪山。秦時始皇帝遊此遇之,驚其豔,欲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