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決戰上黨(二十)(2 / 2)

周坎的目的是要衝出重圍,所以隊形一直保持著攻擊姿態,前麵是正規的媯州軍戰兵,打頭的是重甲槍兵開道,兩個側翼是刀盾兵掩護,中間是輕甲弓弩營,兩千多補充營軍士則尾隨於後。

攻擊順序是弓弩營首先放箭,然後重甲槍兵突刺,兩個側翼交由刀盾兵遮護。第一排重甲槍兵突刺後,第二排快步猛衝,越過第一排進行突刺,緊接著是第三排……整個突刺過程猶如車輪滾動。

攔截的三王聯軍步卒得到出擊命令的時間比較倉促,所以隊形保持得不如燕軍,在燕軍的重甲突刺下,很快就潰散了。不過他們也給後續的攔截部隊爭取到了一定的時間,隨著燕軍的繼續突擊,周坎發現攻擊速度明顯放緩。

燕軍重甲厚實,衝擊隊形又比較整齊,在陣戰中明顯占優,兩軍交鋒之處始終能夠保持著不斷突破的架勢。但三王聯軍個人戰力是非常強悍的,小隊之間的配合也異常嫻熟,所以始終能夠保持著攔截線不被徹底衝垮。

等到周德威親自趕到之後,三王聯軍的作戰方式出現了變化,周德威指揮聯軍從兩側纏繞燕軍,不停對燕軍保護側翼的刀盾兵實施橫擊,有效的遲滯了燕軍的突圍勢頭,不少燕軍軍士落單之後便被迅即圍殺,凡是跟不上大隊、或者不小心被分離出來的燕軍軍士都戰死在了這裏。

周德威在一處高地上觀瞧戰局,每當燕軍衝破一道攔截,便迅速調動新的軍隊在前方構築第二道攔截線,有時候燕軍的攻擊稍微緩慢一些,他甚至連第三道攔截線也構築了起來。

觀看良久,周德威不僅歎道:“雖說看不出燕軍軍士的武勇,但軍紀著實森嚴,為我大軍所困,依然不見半分困頓,實屬強軍之列……唔,弓弩極多、甲胄也好,此戰之後,某等可算大有所獲。”

麾下軍官們紛紛點頭,相顧歎服。

正在指揮著對燕軍的圍堵,忽然有軍官提醒:“殿下請看,南邊!”卻見煙塵驟起,馬蹄如雷,一股騎軍從遠處奔來,正是派往郗家煙村誘敵的騎兵,隻不過這股騎兵似乎少了許多,早已不足八百之數。其後緊跟著一股更加龐大的騎軍,看上去足有三千以上,當頭將旗上打著一個大大的“趙”字。

周德威大喜:“燕軍騎兵出動了!左右,立刻下令黑鴉軍出擊,不得放跑了一個燕騎!”

隨著趙在禮援兵的到來,戰場形勢發生了改變,在南夠河通道上出現了兩處戰團。靠北一些的戰團,周坎所部燕軍步卒正在努力向南,一層一層突破三王聯軍的攔截線;靠南一裏多地的另一處戰團,趙在禮正率領騎兵與黑鴉軍精騎纏鬥,同時拚命向周坎所部靠攏。

黑鴉軍不愧老河東軍立鎮之基,無論軍官和騎兵,個個都精善騎戰,其中稱得上可“騎射”者,往往十中有一。就這一點來說,趙在禮所部遼東保安軍騎兵是比不過的。好在有來自媯州軍的騎兵營助戰,他們裝備的騎兵手弩大發神威,堪堪抵消了黑鴉軍騎兵的騎射優勢。

兩股騎兵相接,隔著五十步的距離處對射一輪,各有數十騎落馬。

黑鴉軍排在前列的都是騎射好手,射罷一輪之後撥馬向兩側偏出,他們不會投入騎兵對衝的消耗性廝殺中,那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他們的任務是遊走於戰陣之外,以高超的騎射之術對敵軍予以側擊。

前排向兩側避開之後,黑鴉軍露出了後麵用於衝鋒的騎兵,然後……迎麵又是一輪弩箭,然後又是一輪,短短五十步內,黑鴉軍騎兵連中三輪。

在老河東軍與老盧龍軍的往來中,騎兵手弩一直是盧龍方麵禁止輸出的軍事物資,或許河東能夠多少得到一些,其中的翹楚也能夠多少明白一點這種利器的威力,但想要為此改變幾十年來形成的戰術習慣,非經過慘痛教訓而不可能。

來自媯州軍的數百名持弩騎兵頓時令黑鴉軍精騎吃了大虧,連續三輪弩箭當即將黑鴉軍的騎陣撕出了一條豁大的口子,燕軍騎兵從這條口子處一貫而入,直接突破。

這樣的威勢令周德威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一個照麵就損失了上百騎精銳,這種傷亡令他心痛不已。可惜他不知道對麵的敵軍大部分都沒有那麼精良的裝備,更不知道這三輪弩箭之後,敵軍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重新安裝好騎弩,因此錯過了絕佳的纏鬥良機。

周德威雖然對獲勝很有信心,但不願出現太大的損傷,於是下令各部以纏鬥為主,而非拚死攔阻。他將消滅敵軍和擴大戰果的希望放在了後續可以預期的敵軍崩潰上,隻要等到敵軍士氣瓦解,所要做的就很簡單了——率軍掩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