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東都會盟(五)(2 / 2)

“無異議。”

“無異議。”

“可。”

“可。”

“反對!潞、沁、儀為晉地,晉王沒有派遣使者前來,這裏便擅自議決他人土地,實為僭越!再者,相州為盧龍之地,怎可劃入韓之所有?盧龍絕不承認韓國,盧龍軍絕不退出潞州!”韓延徽繼續高呼。

河東三家專使任圜冷笑斥責道:“晉王已故,李亞子無天子冊封而任意繼之,這才是僭越!至於潞州,你盧龍軍霸占上黨地區,某等河東諸將正要討伐,卻來這裏聒噪,真不知羞!”

……

每次梁王宣讀完分封國土的草詔,凡涉及盧龍之事,韓延徽都起席而爭,最後終於招致眾怒。座中荊南留後趙匡明惡狠狠的瞪著韓延徽道:“如今天下承平之際,唯爾盧龍三番兩次抗拒不遜,姓韓的,爾要試試某手中寶劍鋒銳與否麼!”

韓延徽淡淡一笑:“天下承平?你們真信?”

趙匡明大聲道:“此刻天下諸侯群集於此,正要歃盟以定,爾等盧龍若敢不尊,某必提兵誅之!”

……

隨著梁王宣讀的一條條草詔獲得諸侯們的認可——其實早在與盟之前便私底下認可了,梁王命請上天子依仗,就在金車大輅、袞冕之服、校音之樂懸、紅漆門楣、紫木階梯、戟铩、彤弓、斧鉞、秬鬯等九物,置於皇位階前。

此為九錫之禮,是天子賜給諸侯的九種禮器,為最高之禮,非開國諸侯不可享用。

又抬上牛、羊、豬三牲,就在殿上宰殺,三牲之血混與一缶。

梁王領諸侯和專使於階前對九錫而叩拜九巡,各自上前,手沾牲血,塗抹於額頭和嘴唇之上,此為歃血而盟。

乾元殿中隻韓延徽孤立於後,不願歃盟,梁王問:“盧龍使者,不願歃盟否?”

韓延徽搖頭:“此盟不法,盧龍不誓。”

梁王終於忍不住了,喝令殿前班值將韓延徽打出。韓延徽身上挨了十多軍棍,狼狽而出,回身望著巍峨的乾元殿,歎息不已。

四月十日,天子升座,於乾元殿舉辦大朝會,正式頒布分封天下國是詔。朝中文武、天下諸侯群集,躬聆詔訓。

“大唐立國凡二百八十七歲,立辟宇內、萬邦來朝,鼎盛之資、耀於萬世……天子仁厚,今啟黎庶,聞於諸侯,欲效三代,封爵天下……

爵賞朱氏全忠,為梁王,立梁國,定汴州……

爵賞王氏建,為蜀王,立蜀國,定成都……

爵賞李氏茂貞,為岐王,立岐國,定鳳翔……

爵賞王氏師範,為齊王,立岐國,定青州……

爵賞楊氏行密,為吳王,立吳國,定江都……

爵賞錢氏餾,為越王,立越國,定錢塘……

爵賞李氏嗣昭,為鄭王,立鄭國,定晉州……

爵賞李氏嗣源,為韓王,立韓國,定潞州……

爵賞周氏德威,為晉王,立晉國,定晉陽……

爵賞馬氏殷,為荊王,立荊國,定襄陽……

爵賞趙氏匡凝,為楚王,立楚國,定嶽州……

爵賞劉氏隱,為漢王,立漢國,定番禺……

爵賞王氏審知,為閩王,立閩國,定福州……

……

各家俱稱國而不改年號,如昔諸侯奉周家正朔,以李唐共主,肱髀相依,土地世傳。每年茅土以貢。築壇同盟,有不如約者,眾共伐之!……”

天子降詔已畢,諸侯拜恩,於是重定各家秩序,約以梁王為兄長,世代供奉李唐天下。

四月十二日,各方諸侯在萬象神宮前築壇,由天子率領、梁王輔佐,告拜天地、祭祀太廟。天子將九錫一一賜予諸侯,然後裂天下輿圖,由各家諸侯將自己的那一塊小心翼翼的收好,又從天子手中接過象征社稷的百姓旌表和五穀。

諸侯們又各乘馬車,均為五馭,比天子少一馭,沿洛陽城環繞一周,於是禮成。

下一步的分封,屬於各諸侯國內部的事務,但梁王已經與部下臣僚們有過約定,重臣武將們的分封必須等到平定河東、河北之後才能開始,因此,梁王帳下文武們看韓延徽的神態非常奇妙,是一種看待獵物的神態,這令韓延徽非常羞惱。

韓延徽是在四月十二日這天離開洛陽的,繼續留在這裏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因此李誠中從邯鄲發文將他召回河北。

當韓延徽聽著洛陽城內軍士和百姓們的熱鬧歡呼聲一浪接一浪傳出來的時候,他已經明白,真正的大戰即將來臨。

回望巍峨的洛陽,韓延徽深深吸了一口氣,猛然勒轉馬頭,向著河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