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東都會盟(三)(1 / 2)

掌書記一職,向為節帥貼心之人可用,盧龍軍中雖然沒有這項職務,但在各鎮之中,凡掛此名頭者,皆為權勢要人。故此韓延徽也算是憑此身份,勉強有了與各鎮之主對話的地位。

不過韓延徽其實是用不著這個身份的,他雖然年輕,卻已經在天下藩鎮節帥心中掛了名號了。在河北文官體係中,韓延徽的名頭當屬第一,比馮道還高,皆因馮道埋頭處理政務,而韓延徽長期與外鎮打交道。

所以郭啟期一聽說是盧龍韓延徽,便立刻報知岐王李茂貞,兩人稍一商議,就決定在岐王的臨時書房內召見他。

韓延徽沒有太多拐彎抹角,他就是想知道,岐王對於這次東都會盟是個什麼態度。

對此,岐王也沒有繞來繞去,很直白的坦承,“效戰國”是大勢所趨,鳳翔無力抵抗大勢,也無力阻擋,既然大夥兒都要尊王,共續大唐天下,那鳳翔也應潮流而動,不敢違背。

韓延徽問,那接下來怎麼辦?很顯然,借此次會盟之機,梁王必定效齊桓舊事,彙集天下諸侯討伐河東,鳳翔又會如何選擇?

岐王說,河東已經不是討伐不討伐的問題了,就算不討伐,河東也已經分裂了,韓使難道不知道,李嗣昭、李嗣源和周德威的來使已經到了洛陽?現在的問題是,晉王李存勖年歲尚淺、威望不足,他能撐到什麼時候?如果梁王真的豎起旗號討伐河東,將來的岐國也不好意思自絕於天下諸侯之外。

說到底,岐王有些歉然的補充道:“鳳翔勢孤,於前歲挫折之後又沒能完全恢複,抗拒不了啊。”

韓延徽繼續問,一旦河東戰事結束,梁王很有可能討伐河北,到時候鳳翔又會如何選擇?

岐王猶豫良久,沒有吭聲,一旁的郭啟期接過話頭,說故此才希望燕王能夠識得大勢,盡量參與歃盟,千萬莫要孤立於外。

韓延徽歎道,可惜梁王的條件太過苛刻,非常人所能答允。

郭啟期說,這事我們也知道的,所以岐王決定在與盟的時候盡力協助盧龍,幫盧龍爭取到最好的條件,當然,燕王一點都不退讓顯然是不行的,這一點還希望韓使能夠做好準備。

韓延徽打破沙鍋問到底,說如果盧龍不能歃盟,梁王真的要興兵討伐河北,鳳翔是否參與?

郭啟期說,既然大唐行“效戰國”之策,以天子為尊,到時候若是梁王得到天子旨意,下令諸侯討伐河北,鳳翔必然也在其中。但他隨即解釋,鳳翔隔得遠,肯定不會派大軍參與,頂多也就是千八百人意思意思,絕不會真個與盧龍交兵,這一點請韓使放心。

韓延徽感到很不可思議,他問,你們就真的願意聽梁王的命令,出兵攻打盧龍?千八百人是不多,但畢竟也是參與其中了,這會讓河北寒心的。

郭啟期解釋說,“效戰國”之策為國家製度,占著十足的大義,鳳翔也不好意思陰奉陽為不是?

韓延徽怒道,你們就真的相信這個勞什子的“效戰國”?真的以為天下能回到上古時期的三代之治?等到宣武平定了河東,掃清了河北,天下諸侯拿什麼抵擋宣武?你們以為你們能獨善其身?

郭啟期說,天下人都這麼認為,那麼回到三代又有什麼不可以呢?若是宣武真的敢一意孤行,那麼到時候被天下諸侯群起討伐的就是宣武,鳳翔又有什麼可懼的呢?

韓延徽無法理解,最後隻能無語告辭。

臨走時,郭啟期提醒道,盧龍要擔心的其實不是鳳翔,據我們了解到的消息,盧龍應該警惕的是平盧,因為梁王已經允諾將滄州和棣州劃給未來的齊國了。他還透露說,定、恒等州已經劃給了河東將領,具體是李嗣昭還是李嗣源,亦或是周德威,目前尚不可知。

另外,魏州、趙州等地,也允諾了淮南,似乎是由淮南大將李神福和王茂章之中的一位在那裏建國;其餘莫、深、相、冀、貝、博等州將為宣武大將之封地,梁王答允,將退出關內、山南等地州郡以為西川、荊南的補償,就連鳳翔也得了一塊,梁王許諾,一旦鳳翔出兵相助,待打下河北之後,便以秦州和延州補償鳳翔。

對於郭啟期的坦然相告,韓延徽隻能表示感激,人家都準備用自家境內的土地來換取地盤了,自己還要向對方表示感謝,說起來還真是悲哀啊。

出了積善坊,韓延徽仰天長歎,被天下諸侯瓜分的滋味,還真不是那麼好受的。

回到館驛稍作歇息,李振又來拜訪了。於是韓延徽勉力打起精神,和李振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