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轉折(十)(2 / 2)

仔細想一想,其實後世解決情報機關權力過大的問題,無非就是分而治之:對外軍事情報和對內政治安全。於是李誠中開始思考,是不是把調查統計局分拆為兩塊呢?

高明博肯定想不到,因為自己的“積極主動”,閻王殿下準備削弱他的權力了。如今的高明博正在被海量的情報消息所籠罩,拚命將其彙總和分析,以求理清其中的頭緒。

梁王欲請天子令“效戰國”,這個東西已經昭告天下,不用去刺探。調查統計局駐各鎮情報站反饋回來的,是各鎮的應對之道。從二月份開始,一直到三月初,調查統計局收到大量情報人員的緊急情報,通過清理,高明博將其彙總為一篇上報的公文,然後他被嚇到了。

鳳翔、西川、荊南、淮南、鎮海、武威、吳越等等有實力的藩鎮都停止了刀兵,都準備參與這次宣武召集的東都會盟,其中還包括與盧龍隱隱交好的鳳翔和吳越!除了上述藩鎮外,最令高明博感到焦慮的,是河東和平盧兩鎮的表現。

據報,河東似乎起了紛爭,河東軍止步絳州城下,不僅不再向南攻擊,而且有回撤之意。情報還顯示,李克用和李嗣昭、李嗣源之間似乎有了一些猜疑,河東有分裂之勢!據說晉王李克用因惱怒而眼疾發作,已經連續兩次在議事時暈厥過去了!

平盧方麵傳來的消息更加不妙,平盧牙將劉鄩安全放棄了兗州,葛從周已經拿下了這座困擾他快兩年的重鎮!劉鄩是率殘軍撤離兗州的,葛從周沒有為難他,現在還不知道究竟是劉鄩堅持不下去了,還是受王師範的調令。一切還需要等待下一步消息。不過博昌行營反饋回來的情報令高明博感到事情不妙,這個月裏,平盧軍的軍事調動不再向博昌行營通報了,王師範的解釋是,最近沒有用武之地,平盧軍需要休整。

高明博不敢耽擱,連忙求見李誠中,將自己擬就的情報折文奉上。

李誠中取過來看了很久,一遍一遍的反複看,然後歎了口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高明博一愣,莫非燕王殿下就這樣認了?不過反過來一想,以目前的局勢而言,對於那些遠在千裏之外的藩鎮,盧龍確實拿不出更多的應對手段。他當然也不會知道,李誠中此刻對前世偉人這句話的引述,不僅在於對高明博擬就的折本感慨,而且在於對範陽軍校一幹外係學員的無奈。

就在這兩天裏,李存勖、李繼唁、李繼韜、周盛茂、郭崇韜、錢元灌、王師悅等相繼請辭。這些人在範陽軍校完成了九個月的軍校課業,然後被分配到各軍之中實習三個月,都拿到了準予畢業的合格證。大部分人還想就此幹脆加入盧龍軍中,成為一名真正的盧龍軍官。

本來形勢大好,可各自都接到了家書,要求他們立刻返回本藩。於是他們便向軍事參謀總署請辭,希望盧龍軍能夠放他們回鄉。薑苗不敢擅專,趕緊飛報李誠中,李誠中考慮良久之後,批準了他們的請辭,並且要求各關卡駐軍不得留難。

李誠中的考慮是,將這些人強行留質盧龍的話,對大局有益麼?顯然沒有意義,這年頭誰沒三五個兒子?對這些藩鎮來說,少一個也不會傷筋動骨。除了替自己增加仇恨值,沒有什麼別的好處。那他們的所學是否會對盧龍有所威脅?那就見仁見智了,不過至少有一點,他們回去後所學將無用武之地。與其留難,不如結個善緣——這就是李誠中最簡單的想法。

頡木裏和李嗣業沒有遞交辭書,他們也不想回去,頡木裏想要圓他護衛李唐皇室的夢,李嗣業則希望留在富庶的盧龍體製內安安穩穩的圖謀富貴。但李誠中也幹脆將他們趕了回去,不過二人倒是各自領受了一項任務。頡木裏要收攏部族,以圖將來;李嗣業要回返平盧,摸清王師範的用意。

其實李存勖也不想回去,接受了一年範陽軍校的正規軍事教育,他覺得自己所在的河東就是個渣!隻有在盧龍軍中,他才能感受到什麼叫做春天!可惜李存勖是晉王嫡子,晉王已經連續兩次暈厥,身為兒子,他無論如何要回去看看了。

三月初五,李存勖依依不舍的告別了李怠墨、郭如誨、周明靜等一幹幽州好友,再次踏上了回鄉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