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兩河輪戰(十)(1 / 2)

騎兵二營走到半途之中時,對麵開過來大隊步卒,一看旗號,卻是魏州軍右廂弓箭營。騎兵二營的趙指揮似乎與這支弓箭營的教化和參軍相熟,雙方幾名軍官湊到一起,開心的談論了幾句,隨後,趙指揮下令全營停步,向對方敬禮。

魏州軍右廂弓箭營在騎兵二營的軍禮注視下,挺著胸膛交錯而過,直到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官道的斜坡下,趙指揮才下令繼續前行。

任遂安牽著戰馬向前行進,一個聲音從前方傳了過來,任遂安一聽就知道是自己營中的教化官。教化官大聲道:“剛才過去的是魏州軍右廂弓箭營,他們在青州城頭榮立大功,以極為有效的箭陣阻擋了宣武軍對青州的攻擊,半個月內射殺宣武軍八百五十餘人,射殺宣節校尉以上軍官七十六人,十三次瓦解了宣武軍對城牆的攻打!他們的戰功已經報至總署教化司,燕王殿下已經簽署軍令,魏州軍右廂弓箭營全營官兵銜升一級!他們這次是要返回幽州,教化司薑總管要親自為他們舉辦晉銜儀典!弟兄們,咱們上陣之前也好生想想,想要立功的,便振作起來,把宣武那幫兔崽子幹趴下去!”

騎兵二營的行進隊列中立刻爆發出一陣豔羨的議論聲,銜升一級意味著每個人的薪餉都會上升一大截,尤其是對普通士卒而言,這可是很高的獎賞,相當於他們的薪餉直接翻了一番!同時,對於普通士卒中的正兵來說,銜升一級就代表著他們從軍卒成為了軍官,享受培戎校尉的待遇,等到完成白狼山軍校的培訓後,就可以成為夥長了。

在盧龍軍中,普通的士卒也分三等,剛從新兵訓練營中出來的新兵被稱為列兵,從軍半年後升為輔兵,再過一年之後才能升為正兵。列兵、輔兵和正兵都屬於戰兵,並不是外係藩鎮中分類方法,在盧龍軍中隻是用於區分士兵的薪餉待遇。

如今的任遂安是列兵,還有半個月才能升格成為輔兵,等到成為輔兵之後,月餉才能達到一貫,而等他成為正兵之後,除了月餉繼續上漲之外,才算具備了成為軍官的資格。

任遂安來自幽州軍將世家,他不在乎軍餉,他在乎的是成為軍官,因此,對於剛剛過去的魏州軍弓箭營,他的內心裏充滿了羨慕。

半道上的這個小小插曲,令騎兵二營的士氣不知不覺間上漲了幾分,對於將來即將參逢的戰事,所有軍官和士兵們都隱隱約約間有了不少的期待。行至夜間,騎兵二營終於趕到了博昌大營,因為正是天黑時分,所以任遂安並沒有看清楚大營的情況,騎兵二營的弟兄們被被引導軍官帶入各自的營舍之內,就此安歇。

因為已經是夏季,簡陋的木屋之中感覺有些悶熱,再加上不停飛來飛去的蚊蠅,擾得人不好入眠。木屋之中很快就傳來不時響起的巴掌聲,劈劈啪啪的吵得人睡不好覺,任遂安也很快加入其中,他已經連續在自己的臉頰和胳膊上打了好幾掌,卻仍然沒有防住,被蚊蟲咬了幾個包。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便有了好轉,各處木屋都迅速發放了艾草,弟兄們將艾草綁成繩索,擱在石頭上點燃,味道雖然有些刺鼻,效果卻很好,之後的一個晚上,很少再被蚊蟲滋擾了。

等到第二天醒過來的時候,引導軍官帶領著一隊隊騎兵二營的弟兄們,開始熟悉這座軍營。通過引導軍官的介紹,任遂安才知道,這就是他們今後三個月內駐紮的地方。這是一個標準的騎兵軍營,軍營不大,建有可容納五百人的營舍,同時還有一排排馬廄,設施雖然簡單,卻非常齊全。

這樣的騎兵軍營是去年底在此駐紮的懷約聯軍騎兵所建,任遂安所在的騎兵營已經是這座軍營的第三批住客。這樣的軍營在西北方向三裏外還有一座,兩座騎兵軍營和大大小小十多座步卒軍營如眾星拱月一般圍護在博昌城周圍,構成齊整的博昌行營。

一邊慢慢熟悉著這座營寨,趙州軍騎兵二營開始了入調博昌行營的軍旅生涯。一切仍然照舊,早起的晨跑和隊列訓練,下午的騎戰訓練,隔三差五的野外拉練,每個人還要負責照料自己的戰馬。任遂安和弟兄們都覺得,其實在這裏和在白狼山外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唯一有所區別的是,晚間的識字課程裏,增加了軍情通報,由隊正講述當天接到的前方戰事經過,這些軍報由上黨行營編製,既有詳細的作戰描述,也有行營虞侯們的分析和推敲,指出敵我雙方的優缺點,告知士卒們應該注意些什麼。軍情通報時長時短,戰事激烈時會延長半個多時辰,沒什麼大事的時候或許隻有片刻工夫,甚至一兩句話便結束。這也是最能引發軍士們濃厚興趣的時刻,每次聽完之後,各夥士兵們都會回到營帳中小聲的討論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