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兩河輪戰(一)(2 / 2)

李誠中在聽完軍事參謀總署的方略彙報後,心中若有所思,臉上漸漸露出詭異的笑容,令總署各級虞侯參謀們麵麵相覷。不過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李誠中的笑容並非要否定這一方略,相反,他很爽快的予以批準,但卻為這一方略取了個代號。

方略的代號為——兩河輪戰!

首批抽調進入河東參加輪戰的軍隊為營州軍左廂步卒第二營、第三營,莫州軍右廂弓箭營、騎兵營,一營長槍兵、一營刀盾兵、一營弓手、一營騎兵,總計兩千人,軍事參謀總署組建上黨行營,莫州軍都教化使趙原平任行營總管,營州軍左廂指揮使、契丹人斡麻裏任行營監軍兼司馬。

同時,統戰處韓延徽代表軍事參謀總署虞侯司向李小喜發出征募令,以一萬八千貫的出價雇傭幽燕保安軍一千五百人隨同作戰三個月,納入上黨行營節製之列。為了打好處境作戰的第一戰,李小喜親自統帶自家親軍——幽燕保安軍幽州旅首批出關,為上黨行營開道。

幽州旅自滏口陘向西,進入太行,在鼓山和元寶山相夾的穀地中跋涉兩日,終於趕到河東控製下的東陽關。東陽關扼守滏口陘西出口,是河東重鎮,關城雖小,卻駐有六百名軍士守備。潞州是河東大將李嗣源的地盤,東陽關守將則是李嗣源的心腹,也是李嗣源的義子,當然也就姓李。

李都頭早已得了命令,將關門敞開,因為李小喜所部連帶民夫有兩千餘人,關城內駐紮不下,便幹脆讓幽州旅東門入、西門出,直接駐紮在了關城西邊的一處山坡上。幽州旅通關的過程並不繁雜,但卻讓守關的河東軍人人瞪紅了眼,近百輛奚車尾隨在幽州旅身後穿過關門,軍甲輜重堆在車上如小山一般高。

李都頭陪在李小喜身邊督促軍隊通關,看著這些滿載輜重的奚車,眼睛都直了。尤其是後麵的幾十輛大車上,一袋袋糧包、一車車醃菜、一串串肉幹……天!最後十輛大車上是什麼?是活羊、活雞和活鴨……

李小喜還在一旁吆喝著:“小心些、仔細些……哎呀,輕點,別壓著了,都是活的!一會兒記得喂食,這才剛走了兩日,便瘦了,都沒什麼油水了,晚間怎麼吃得下去?”

李都頭徹底無語了。駐守東陽關一年,他早從過關的商賈處知曉盧龍的富庶,可是無論如何都沒想到人家竟然這麼富庶……瘦了的活羊和雞鴨就沒法吃下去了?這叫如今還維持兩日三餐的河東軍情何以堪?

到了傍晚時分,幽州旅在山坡上終於安頓下來,軍士們在民夫的幫助下搭建起簡易灶台,開始生火做飯。

東陽關內的李都頭望著遠處升起的嫋嫋炊煙,在部下們的極力攛掇下,終於咬著牙來到幽州旅營地前,請求拜見李將軍。

李小喜正在親自指揮親衛們動手搗鼓“叫花雞”,這種做法是將活雞去毛掏髒後,以醬料包塞入雞腹,用荷葉包裹捆緊——李小喜甚至專門帶了一口袋荷葉,埋入事先挖好的坑中。然後在埋雞的地方生火,約莫一個時辰之後,把雞挖出來便可食用。工序不繁瑣,但卻很耗時,不過這種做法真是香,李小喜第一次嚐過後便立刻學了過來。當然,這種做法能夠風靡河北,除了好吃以外,更重要的是由李誠中所創,上行下效是千古不破的真理。

李都頭求見的時候剛好是“叫花雞”熟透的時候,李小喜正在讓親衛們將香噴噴的整雞挖出來。“叫花雞”配上烤熟的羊腿、肉幹燉的油湯、熱乎乎的麵餅,以及一缽醃菜,那股鮮香撲到李都頭等幾個河東軍官的麵門上,將他們饞得口水直往肚子裏咽。

“來來來,李都頭,某正要和弟兄們用飯,你們幾位便一起入座吧!九郎,跟外麵說一聲,添些麵餅和醃菜來,嗯,羊腿再弄一隻,某要招待貴客。”

李都頭和幾個河東軍官們頓時大喜,圍著李小喜就坐了下來,須臾,人人麵前添上一張折凳,以凳為案,布上飯食。幾個人眼巴巴的望著李小喜,就等李小喜邀請開食。

李小喜道了聲:“諸位請用,不需客套。”自己先端起小木碗,美滋滋的啜了幾口肉湯,回味便可,將木碗放下,正要說話,卻見幾個河東軍官嘴裏早已塞滿了吃食,李都頭的腮幫子撐得都變了模樣,陡然間似乎胖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