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河東的李克用,仍舊高舉大唐旌旗,以大唐的名義繼續戰鬥。朱梁政權最終也正是亡在了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手上,李存勖登上帝位之後,沿用的名義仍然是恢複大唐。
總之,無論將來如何,梁王遷都洛陽的舉措正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一旦豎起太子這個旗號,梁王對今上會怎麼處理呢?很明顯,梁王篡位的心思肯定會被潑滅,天子的性命必然會得以保障——除非梁王看不到其中的憂患而一意孤行。梁王要是真個弑君篡位,李誠中肯定會笑得睡不著覺,不過這個可能性不大。
那麼問題出現了,梁王非但不會弑君,反而要想法子保住天子的性命,以示正朔在手。而一旦天子好好的活著,那麼幽州的太子就會很尷尬。當然,這個問題還不算大,有軍隊在手,這些形而上的東西都可以最後再考慮。
關鍵的問題是,李誠中有一點小野心,野心之火現在越燒越旺,讓他一想起來就忍不住心情激蕩。對於部下文武們的一些小動作,李誠中通過調查統計局高明博的口中是相當清楚的,這裏麵薑苗、韓延徽等武將係的動作很大,馮道等文官係的動作要曖昧一些。
李唐皇室、建貞後人?這個概念的炒作,李誠中一開始覺得是個玩笑,可有可無,便也沒有去操心。但是沒想到事情弄大了,似乎這個身份已經得到天子的認可,並且正式計入了皇室玉牒,立入宗正寺名冊。
好吧,就算如今的李唐皇室對成員的管理有些混亂,這些年進進出出玉牒名冊上的人有很多,比如李茂貞、李克用等等,還有一些進了又出的,比如李繼暉,更有一些壓根兒懶得進去的,比如朱全忠……可自己一個穿越人士忽然間成了重要皇室成員,聽上去仍舊有些不可思議。
而且從幽州傳回來的報告顯示,端王李禎準備稱呼自己“皇叔祖”!這個消息讓李誠中啞然失笑,自己有那麼老麼?
但是,李誠中想到了一種可能,如果自己把太子抵達幽州的消息遮掩個一年半載,等到朱全忠忍不住弑君之後再讓太子出現,以自己“皇叔祖”的身份,未來……會不會大有可能呢?
一想到這裏,李誠中就忍不住小心肝撲撲亂跳,亂跳了一整夜之後,李誠中望著銅鏡裏自己憔悴的麵容和布滿血絲的雙眼,忽然鄙夷起銅鏡中的那個家夥起來——想這些有啥用?關鍵還是實力,沒有那份實力,神馬都是浮雲!
李誠中用幾天的時間來認真思考和評估自家的實力,思考和評估後的結果讓他感到有些遺憾。至少兩年內,盧龍是無力單獨去扛這麵大旗的,更不要去想那些“更進一步”的可能,如果真的去做那些超過實力的事情,無異於將整個河北陷入火坑之中。
換句話說,如果操作得好的話,可以用太子的名義來凝聚天下忠唐勢力——至少表麵上忠唐的那些藩鎮的力量,共同對抗占據中原富庶之地的宣武,頂多也就是如此了,能不能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多事情要籌備。如果再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梁王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何嚐不是盧龍豎太子之旗的最好借力呢?
相通了之後的李誠中馬不停蹄,密會張濬、巡查各軍、約談重臣,除了穩固權位之外,也有體察下意的想法。整個七月到八月,李誠中都在思考這件事情,同時也在著手為多種方案進行多方準備,他還沒有做出決策,還在繼續觀望。
各方軍將無疑是站在堅定支持他的立場之上的,中高級軍官們都表示,無論李誠中作何選擇,都會竭力擁戴。這種表態幾乎已經是李誠中所能獲取的最佳成果了,人心是最難掌握的,究竟如何,還要看行動,至少目前令李誠中滿意。
文官係統的支持是有限度的,當然也沒有拒絕。李誠中反複回味這些文官的答複,能夠知道的是,在他“本分”之內的決策,文官們會繼續站在他這邊,超越“本分”之外嘛,態度很是模淩兩可。
幽州豪門的態度比較現實,他們隻關心利益,這反而讓李誠中很寬心。
至於外鎮,平盧方麵還在溝通,對平盧軍影響力比較大的前宰相張濬本人是個大唐死忠,隻要能夠延續李唐皇室、確保大唐天下不變色的所有政策他都堅決支持,反之,則會撲到你身上來死磕。
淄青戰場上的事情李誠中並不擔憂,淄青兵雖然供養不足,但勝在敢打,有鍾韶率領滄州軍、魏州軍和懷約聯軍步廂坐鎮博昌,攻略不足但守土應該沒什麼問題。李誠中要的也不多,軍事參謀總數的方略是將淄青這片戰場堅持下去,除了吸引宣武注意力外,還可以起到練兵的功效。
現在等待的就是西邊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