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雙極(二)(2 / 2)

李嗣業臉頰搐動,半晌才擠出兩聲悶笑:“嘿嘿……”

見對方不願深談這個話題,薑苗換了個方式,將話頭引到自己身上:“李將軍無須在意,如今時局艱難,等熬過這段便好了。某四年前尚是村中農戶,每日連果腹都無法做到,那會兒可真真過不下去,終日沒個盼頭……也算老天待某不薄,讓某遇到了李節度……”先說自身,容易卸下對方的防備,以己為證,讓對方看到希望,這是教化司眾教化官們最爐火純青的招數了。對一般普通軍卒而言,這招對於鼓舞士氣百試不爽,但對於李嗣業這種高級軍將是否管用,薑苗不太肯定,隻能先拋出來試試。

李嗣業聽得十分入神,當他聽到那個東事會的時候,明顯表現出來濃厚的興趣,不停的仔細詢問各種細節。

但李嗣業感興趣的不是東事會成員每年能夠瓜分多少錢財,從李嗣業的話語中,薑苗能夠感受到對方並不缺錢——事實上李嗣業很有錢,李氏乃緇青豪族,祖上乃隋唐名閥,隻不過後來在諸藩割據的亂戰中衰落了,可就算衰落,家中仍有無數田莊和豪奴。

李嗣業詢問最多、最為關注的是,東事會眾東事們都是什麼來曆,他們身居何種官職,東事會的議事製度是怎樣的,東事們如何通過這一製度議決重大事項。

薑苗不厭其煩的詳細解釋,等一切弄明白後,李嗣業沉默良久,深深歎了口氣:“一入東事會,百年無憂矣!李節度真乃明主。”

李嗣業所說的“百年無憂”,並非意指財富,他指的是權力。李誠中折騰出來的東事會不僅從財富上保證東事們的富足,而且通過議事製度保證東事們的“權力安全”。重大事項、尤其是對東事們切身利益相關的舉措都要拿到東事會上討論議決,可以很大程度上讓東事們的安全得到保障,隻要能夠身處東事會這個群體之中,就不會輕易失去到手的一切權力,可以通過這個群體,對整個盧龍體係內的重大治策施加影響。就連被剔除出東事會,也需要全體東事們無記名“投票”表決!

別看李嗣業身居平盧節度副使高位,但他過著的卻是一種朝不保夕的日子。在王師範登位的事件中,李氏依靠豪族勢力成為王氏鼎力之助,可同樣因為勢力太大而引發王氏的種種防備和猜忌。雖然是節度副使,但李嗣業在平盧軍中說話的分量遠遠不如王師範的那幾個兄弟,甚至連劉鄩都不如。李氏在王氏麵前一直戰戰兢兢,生怕一不留神就被對方找借口下刀。

在戰亂中,擁有財富卻無自保之力,也是一種深深的悲哀。是故在這次平盧軍起事中,李嗣業一直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李嗣業曾經想投靠楊行密,但楊行密暫時對緇青沒有想法,犯不著為此得罪能夠共同對抗宣武的盟友王師範;後來李嗣業也一度有過反正宣武的念頭,但王師範沒給他機會,將他遠遠放到黃河岸邊接應盧龍軍去了。並且王師範有意防範李嗣業,給他部下配備的軍甲都相當低劣且不足,糧秣輜重也不充裕。所以李嗣業一見了盧龍軍的富足,才動了心思,當李誠中慷慨贈馬的時候,才有了投效的念頭。

薑苗聽完李嗣業敞開心扉的訴苦後,想了片刻,在李嗣業期盼的目光中緩緩將盧龍軍的製度一一道來。這些事情不能瞞騙對方,薑苗很直白的告訴李嗣業,加入我們,可以保證你的富貴,保障你親族的安全,但是盧龍軍中沒有山頭,沒有屬於個人的私兵,這是需要李嗣業認真考慮的。

另外,薑苗還轉達了李誠中的意思,他告訴李嗣業,李大帥很願意接納李嗣業,但現在不是時候,因為盧龍和平盧有著更重要的敵人,那就是宣武。不過李大帥可以向李嗣業保證,會想辦法護住李氏的安全——比如等擊退朱友寧後,李大帥會建議王師範,由李嗣業鎮守博昌,守護盧龍軍和平盧軍聯係的通道,相信王師範一定會給李大帥這個麵子的。隻要李嗣業擔任博昌守將,他的安危也就是盧龍軍的安危,如果李嗣業需要幫助,盧龍軍可以迅速渡河予以支援。

不提李嗣業在一旁冥思苦想,內心煎熬,兩人用了一天時間便趕到了李嗣業所部屯軍的大營。

對麵就是朱友寧派來阻擊的宣武軍,李嗣業想要先率部發起攻擊,卻被薑苗勸阻了。因為據薑苗看來,李嗣業所部確實在平盧軍中過得不甚得意,至少需要更換軍甲才有一戰之力,所以他決定等待後續輜重,到時候好給李嗣業所部更換一批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