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貞是河北深州人,本名宋文通,說起來,與李誠中的老上司劉仁恭還是鄉黨,但他發家遠遠早於劉仁恭,當劉仁恭還是默默無聞的邊關鎮將時,他已經因為人生中的一連串奇遇而出掌一鎮節度了。
李茂貞的出身和劉仁恭相同,也是大頭兵一個,但他效力的是成德。黃巢起兵後,朝廷無力應對,遂向天下藩鎮下詔勤王。成德軍對勤王不感興趣,隻是派了幾百成德兵卒去陝州應景。李茂貞是這個時候被火線提拔為隊正的,駐守陝州奉天,從此開始書寫他在唐史中濃厚的一筆。
黃巢退出長安時,天子征召天下各軍圍剿,於是李茂貞隨軍參加了對黃巢大軍的進攻。李茂貞其實並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戰鬥,也沒有展現出什麼過人的軍事天分,但他的運氣特別好,居然在作戰的時候中了頭彩,在亂軍之中衝到了尚讓的麵前,斬斷了尚讓的帥纛,於是農民軍大敗。
尚讓是誰?是黃巢建立的大齊朝太尉兼中書令,農民軍中的二號人物。論起來,尚讓在農民軍中的資曆比甚至黃巢還要老,他是和王仙芝共同起兵的“革命領袖”!
因為追擊黃巢的各路大軍太亂太雜,整個戰場都打亂了,李茂貞找不到自家主將,幹脆提著尚讓的帥纛去長安了。然後,李茂貞很幸運的遇見了權傾天下的田令孜,這個時候又正好是田令孜重組禁軍的時刻,所以他立刻帶著手下的幾十號大兵加入了禁軍,憑借繳獲的帥纛得了個神策軍指揮使的頭銜,成了田令孜麾下的一個軍頭。
後來,田令孜因爭奪鹽池而與李克用、王重榮、朱玫、李昌符等四鎮節度鬧翻,帶著僖宗皇帝逃往鳳翔,李茂貞身為神策軍的一個指揮使,在逃亡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忠心,把皇帝和田令孜伺候得相當滿意,於是從一個禁軍中的軍頭而一躍成為武定軍節度使,天子賜名李茂貞。
後來天子返回長安,路遇鳳翔節度使李昌符攔截,兩邊很快就打了起來。這個時候的朝廷禁軍還不像十年後那麼無能,在田令孜的重整下,還是具備了一定戰鬥力的。李昌府很快就敗了,天子下令追擊。然後,李茂貞又很幸運的在混亂的追擊戰中追到了李昌符,獨享斬首之功。因此,他被加封鳳翔、隴右節度使,從此成為長安左近地盤最大、實力最強、最有權勢的藩鎮。
李茂貞崛起之後,對朝政尤其關心,這種關心在天子李曄承繼大寶之後表現得相當明顯,隻不過卻有點太過頻繁了。但凡朝中出了什麼大事,他都要帶兵進京,他一直認為僖宗皇帝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並且認為自己既然被列入了皇室族譜,就應當幫助先皇帝照顧和教導當今天子。於是他先後殺了大宦官楊複恭,逼死宰相杜讓能、李溪和韋昭度,說實話是相當跋扈的。
但,跋扈的李茂貞這次遇到了狠手,他撞到了宣武軍的頭上,在一年多的戰事中,鳳翔的實力硬生生跌落到了穀底,居然想求一降而不可得,說起來相當鬱悶。
李茂勳兵敗的消息也傳到了李茂貞的耳朵裏,他既是傷感,又是輕鬆,內心裏非常糾結和矛盾。不過這種糾結已經沒必要了,山南和關內被蜀王和梁王瓜分,這下子梁王應該放心了吧?這下子應該允許咱老李投降了吧?
牙將郭啟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再赴宣武軍大營的,目的就是為了請降。麵對李茂貞急迫的詢問,郭啟期難過的點了點頭,道:“汴軍……答允咱們投降了……”曾經縱橫關內、隴右、山南、京畿的鳳翔軍竟然會落到一再請降而不得的境地,郭啟期對此也很悲哀。
李茂貞拍了拍郭啟期的肩膀,安慰道:“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過了這一關,咱們鳳翔就能重新站起來。”
郭啟期點頭:“職部明白的。對了王爺,梁王已到城下大營了,梁王特地召見了職部,他有個條件……”
李茂貞神情一肅:“說!”
郭啟期小聲道:“梁王和崔相深恨中官,要求斬殺韓全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