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紹威說得沒錯,皇甫峻雖然很想立刻對袁象先動手,但滋事太大,他無法立刻起事——想要調動能夠起事的兵馬,他還必須征得各大將門的支持。還是那句話,魏博是全體魏博軍將的,既不是節度使羅紹威的,也不是皇甫峻一個人的。
從滄州戰場敗退下來之後,皇甫峻帶領親族和皇甫氏附庸子弟突襲了南皮,這一舉動完全出乎封鎖和包圍南皮的懷約聯軍意料之外,竟讓他得逞了,將程公信和李公牷救了出來。敗軍之將猶自逞勇,這次突襲之所以能夠成功,既體現了皇甫峻機敏的戰場嗅覺,同時也是因為他不得不這麼做。
這次魏博軍的北伐是皇甫峻一力主張而促成的,如果成功的話,皇甫峻在魏博將門中的聲望將漲至頂峰,回來後廢掉羅紹威,自居留後也不是什麼難事。但遺憾的是,北伐以慘敗告終,如果將近萬魏博子弟仍在滄州而自己逃回來,不提其餘魏博將門能不能答應,就連皇甫氏本族都必然要以皇甫峻的頭顱來安撫各家將門。
所以皇甫峻才冒險突襲了南皮,並且成功的將程公信和李公牷兩部救了出來,加上陸陸續續收攏的兩千餘名魏博軍卒,皇甫峻才不至於回來後被暴怒的魏博將門群起而攻。隻可惜李公牷在逃跑的路上被追兵斬殺了,否則皇甫峻的地位會更穩固一些。
就算如此,皇甫氏也拿出了大筆錢財和田莊,用以安撫各家將門的怒火,才穩住了魏州的形勢。再加上盧龍軍南下咄咄逼人的威脅,以及皇甫峻指認招討使行轅背叛這兩條理由,他暫時被魏博將門放了一馬,堪堪維係住了自己在魏博牙軍中的地位。
正如羅紹威所說,皇甫峻的聲望江河日下,想要重新整合各家將門,本身就是一件很費力的事情。所以,他指認招討使行轅背叛不僅是為自己脫罪,同時也想轉移各家將門的怒火,將魏博牙兵拴在一起。
隻不過“殺死袁象先,以袁氏頭顱祭奠陣亡將士”這一口號雖然喊起來非常響亮,但真要實行的話,卻不得不慎重對待。袁象先是梁王朱全忠派駐魏州統籌河北全局的大員,對袁象先動手就是意味著要反出宣武體係,魏博鎮如何承受梁王的怒火,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些天裏,皇甫峻不停的召集軍議,拜訪各大將門,遊說各級魏博軍將,尋求他們的支持。這些事情耗費了皇甫峻太多的精力,甚至連盧龍軍南下貝州和德州,他都顧不上了。當然,此刻就算有精力來顧及,恐怕也沒有實力來防守。
就在皇甫峻一一遊說各家將門、努力整合魏博牙兵的同時,李誠中正在幽州部署著盧龍軍占領河北中南部的有關事宜。
大王莊——將軍廟戰役短時間獲得全勝,令李誠中以下、馮道和張興重等盧龍文武雀躍不已。
河北現在有三大勢力,一為盧龍,二為義武、成德、魏博三鎮,三為宣武客軍,盧龍占據河北北部及東部,三鎮占據河北中部、南部,宣武則占據邢州、洺州、相州、衛州的西部和棣州全部。要想控製河北,首在三鎮,想要掌握三鎮,首在魏博。
這次戰役中,斬首兩千級、俘虜近五千人,幾乎全殲魏博主力。但令人遺憾的是,魏博主將皇甫峻跑了,甚至連被圍困在南皮的程公信和李公牷都跑了。所幸李小喜在其後的追擊中斬獲了李公牷的首級,否則這一戰的收場還真是有些讓人添堵。
不過就算跑了皇甫峻和程公信,稱雄天下百多年的魏博牙兵主力還是沒有逃脫被殲滅的命運,這一戰果導致河北局勢有了新的變化:河北中南部如同衣不蔽體的美人一般,赤條條展現在了盧龍眾文武麵前,不撲上去很咬一口實在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廣大盧龍百姓。
軍事參謀總署戰前便有預案,要求作戰部隊在獲勝之後立刻南下。於是滄州軍和懷約聯軍按照軍令出擊,於十二月五日進入德州,當天攻占安陵,次日抵達長河、將陵,第三日進入魏州城,第四天攻入平原,四天內收複德州四縣全境。
大軍馬不停蹄,十二月十日分左右兩路進入魏博本鎮。懷約聯軍西向貝州,滄州軍南下博州。
懷約聯軍騎兵開道,各營四出,兩天內占據無兵防守的漳南、曆亭、武城、鄃縣。同時,阿保機率領耶律營抵達貝州城下。
貝州城有五百守軍,但守軍的軍心早已被大王莊——將軍廟慘敗鬧得風中淩亂了。阿保機不等後續聯軍到達,砍伐樹木搭建了幾座簡易的木梯,然後令一個都的騎兵下馬,試探著攻打了一次城牆,結果竟然一戰而克,貝州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