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鍾韶百般思量、魂不守舍之際,一騎自山穀外露出身影,向居庸關奔來。馬上的傳令兵騎術精湛,控製著戰馬避過岩石、灌木、溪流、坑洞,穩穩來到關下。
鍾韶立刻雙手撐著關城垛口向下探身,緊張的張望著,手背上青筋暴起。
傳令兵在關下第二次驗過腰牌之後,立刻被放入關內,鍾韶心裏焦急,連忙幾步來到甬道口,片刻工夫,傳令軍士已經蹬蹬蹬沿甬道石階飛奔上來。
軍情虞候趙讓接過傳令軍士自懷中掏出的軍報,掏出印章在那軍士遞上的另一份文卷上蓋了個印,證明已經收到軍報,那傳令軍士便退了下去。
軍報是明文,所以不需要對照密碼本翻譯,鍾韶迅速掃了一眼,眉宇間的憂色立刻消散於無形之中。他又重新從頭看起,仔細琢磨著解裏在軍報中發來的每一句話,少頃,抬頭對眾將道:“烏隗營、鴨淥營已過南口,南口無虞!兩營已經奔赴永安,熊津營目前駐守於南口,解裏指揮正在南口外修築前進營地。”
周圍立刻響起一片極低的歡呼,關城之上緊張的氣氛立時一鬆。
宣布完這個消息,鍾韶立即道:“命令——”
兩個懷約聯軍的錄事一直等候在旁邊,聞言立即提筆,隨時飲飽了墨汁的筆尖在黃紙上搖搖欲滴。
負手再次遙望山穀,鍾韶沉吟片刻,下令道:“通報解裏指揮,令他率前軍所部述律營、顯德營趕至永安,永安若見敵,立刻攻城,若無敵,則照原定方案於永安建立糧台。無論如何,限於明日晚務必占據永安。南口交由熊津營負責,不得稍有閃失。後日,即正月二十三日午時前,烏隗營、鴨淥營必須出現在幽州城下,大軍趕到幽州之時,務必肅清城外遊敵。”
片刻,兩名錄事完成筆錄,將文書遞交軍情虞候趙讓,趙讓略作瀏覽,加蓋印鑒,然後遞交鍾韶,鍾韶蓋印。一份存檔,一份急遞前軍指揮解裏。
鍾韶繼續下令:“命令——大軍立刻啟程,次序為:庫莫奚營前導,其後迭剌營、室韋營、耶律營,南海營殿後,各營間隔一刻鍾,前後兩營必須隨時建立聯絡。各營務必於明日申時抵達南口,亥時前入永安休整。以上,不得延誤!”
兩名錄事繼續將軍令交趙讓、鍾韶加印。
鍾韶向高氏兄弟拱手道:“勞煩賢昆仲統媯州軍,攜民夫於後押運糧秣輜重,盡早抵達永安,本部章虞候隨同貴部前行。”高氏兄弟雖說歸附了營州,但尚未安排具體軍職,鍾韶無權向二人下令,故此隻能以商議的口吻提出要求。
但鍾韶提出的要求,高氏兄弟怎敢不答允,兩人拱手還禮:“都指揮使放心,五日之內,糧秣輜重必到永安,如有差池,甘當軍法!”
鍾韶不動聲色點了點頭,又轉向撒蘭納:“撒蘭納指揮,鍾某擬率虞侯本部隨同庫莫奚營行軍,還望做好預備。”
隨著軍令的發布,各營依次整隊,攜帶隨軍幹糧和飲水,一隊一隊啟程開拔,整片關溝山穀內都是大軍前進的腳步聲。
第二天未時,鍾韶所在虞侯本部及庫莫奚營率先抵達南口,南口外已經修築了一個簡易營地,熊津營守衛在外,上百民夫將早已備好的熱水、熱食迅速端了上來。筋疲力盡的庫莫奚營得了喘息之機,喝水吃食,略作休整了小半個時辰,趕在迭剌營抵達前離開了營地,振作餘勇,努力向永安挺進。
南口至永安不到二十裏,此處已經進入溫餘水平原,一馬平川的道路,非常好走。大軍全部翻身上馬,向永安疾馳,趁天黑前趕到了永安城下。
留在永安的是顯德營的兩個都,兩名都頭和兩名參軍在這座小城的城門口迎候到了鍾韶。
永安沒有駐軍,所以奪取得非常順利,解裏已經率同其餘部隊奔赴幽州了。按照解裏的說法,前軍各營擬在途中歇宿一宿,爭取於明日午時前開到幽州城下。
其實這個情報是不準確的,就在鍾韶抵達永安的時候,趙原平已經帶著烏隗營出現在了幽州城下。而在趙原平身後五裏外的鴨淥營大隊之中,營指揮高明熏也已經遠遠眺見了落日餘暉映照下高聳的幽州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