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來講,契丹人此時還沒有姓氏,各部落、各家族其實是以所居地名來區別稱呼的。耶律氏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個家族所居之地名曰世裏,在契丹語中音譯為“耶律”。述律氏的述律二字與此類同。
分拆之後的耶律氏和述律氏,李誠中打算命名為“耶律部”和“述律部”。這樣的分拆讓兩族感激涕零,因為他們不用麵對回歸迭剌部後很可能到來的屈辱了。與滑哥兄弟和其他部落內各家族的尖銳衝突,讓這兩個家族完全沒有回歸扶餘城直麵對方的勇氣。
而滑哥兄弟顯然是相當不滿的,但形勢比人強,當時既然選擇了投靠營州,如今就要做好接受營州決定的準備。對於滑哥兄弟的不滿,李誠中直接選擇無視。
當然,李誠中也不會完全無視扶餘城親唐派的利益,他會給予滑哥兄弟等人一些甜頭,減輕因為部落分裂而帶來的痛苦。
對此,阿保機和阿平兩人都心情複雜,連同他們各自的族人在內,都忽然生起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不知道對這位營州都督是該仇視還是該感激。
解決了這一當務之急後,李誠中拋出了重建契丹體製的計劃。他不打算破壞延續了兩百多年的遙輦式部落聯盟體製,因為這一套體製能夠保證這個民族以傳統的方式傳承下去而對中原沒有太大的威脅。這樣的八部聯盟體製——此刻已經成為十部聯盟,具有典型的原始民主意味,效率低下、相互製衡,讓這個草原民族無法形成真正的合力。
結合這個時空的認知和後世的曆史,李誠中知道,正是因為釋魯和阿保機這兩位在契丹發展曆史上先後輝映的豪傑對這一體製的徹底破壞,最終才令契丹各族融合在一起,開創出契丹人最巔峰的時代。如果沒有這兩個人,如果八部聯盟一直沿襲下去,後世橫霸東亞北方的大遼是絕不可能出現的。
所以,李誠中要做的就是繼續沿襲這一體製,當然其中要做一些小小的變動。
弱小的乙室部應當憑借其寶貴的血緣繼續擔當聯盟長——可汗這一角色,繼續以弱者的地位履行最高領袖的職責。要加強各部落對可汗的尊敬,要不遺餘力的恢複由可汗主導的各項契丹民俗和禮儀——包括契丹人最重要的柴冊儀,令這一具有人事任免性質的重大儀典的權威性更高。
這一計劃一旦實現,那麼李誠中所要做的就比較簡單了,不過是加強製度建設而已,比如對柴冊儀的程序和儀式進行細化,一如後世對藏地所施行的金瓶掣簽製。
由釋魯開創的大於越一職也不必取消,反而可以以大唐的名義將其固定下來。這個職位是非常重要的,說到底,這一場決定草原歸屬的大戰之所以爆發,其很重要的一個直接因素就是對大於越這一官職的爭奪。
如今草原底定,營州方麵之前對滑哥兄弟的許諾也必須兌現,這是身居高位者應當具備的品行,也是官府這一政治機構想要加強威懾力和公信力所必須履行的義務。按照這一年來滑哥兄弟對營州方麵不遺餘力的支持,給予他大於越的官職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此外,李誠中也不想坐視夷裏堇這一職位的平白浪費。在契丹舊有的體製中,迭剌部作為勢力最強的部族,其部落俟斤按常例要出任夷裏堇,也就是契丹聯盟軍事長官。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慣例,是因為迭剌部軍事實力冠絕諸部。後來釋魯踩著這一任夷裏堇的肩膀上位,自任大於越後,便將軍事指揮權拿到了手中——大於越在契丹語的意思是“總知軍國事”,夷裏堇便成為了一個空頭職位,隻享尊榮而無實權。
但李誠中打算充分利用和恢複這一職權,將大於越一職的軍事職能剝離,重新配置到夷裏堇名下,但夷裏堇必須接受營州方麵的指揮。
同時,因為有懷約虞侯聯席本部的存在,契丹常備兵力和最精銳的軍事精華將被吸收到懷約聯軍之中,所以夷裏堇實際上擔負的軍事功能將會極大弱化,更多的以地方防衛為主,並且還要以為懷約聯軍征募和輸送青壯的麵貌出現在世人眼中,近似於後世的地方“武裝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