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幽州留後(一)(2 / 2)

劉仁恭歎道:“哪裏有什麼應當的?如今很多人,在麵臨危局之時,隻顧明哲保身、保存實力……不提也罷……自成攻略渤海和新羅的奏章,某早已呈文長安,可你也知道,長安之亂,更甚其餘,至今不曾有個說法,某恐朝廷是顧不過來了,本來還打算為自成求一個冠軍大將軍的封賞,為好問求一個侍中加銜,可如今……”

周知裕忙躬身道:“大帥厚愛,末將代自成恭領了。其實朝廷是否封賞,並不重要,隻要大帥願意照拂自成,自成便當銘感五內了。大帥將北地重任托付於他,對他何嚐不是一種激賞。”周知裕說得沒錯,朝廷的封賞再高,如今也已經到頭了,除了加銜之外,沒有什麼可以拿出手的,畢竟李誠中屬於盧龍將領,再怎麼封賞,也不可能比過盧龍節度使劉仁恭。反倒是劉仁恭托付李誠中獨麵北地的重任,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封賞,在將防務交給李誠中的同時,也徹底將李誠中募兵的限製取消,讓營州方麵可以名正言順且竭盡所能的募兵,這才是最大的封賞。

劉仁恭道:“聽說自成正在準備北略契丹,也不知進展如何?說來慚愧,咱們這些老家夥在南邊屢戰屢敗,他這個年輕人卻在北邊百戰百勝,嗬嗬……”

周知裕道:“這次隨同戰馬過來的消息,說自成上月已經率軍北進,目標是饒樂山和扶餘城,他打算一戰定草原。等將草原平定之後,自成便要揮軍南下,應援範陽,到時候營州軍聽從大帥調遣,可為大帥掌中之利器!”

最後一句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意思很明顯,不禁讓劉仁恭心頭大喜,他深吸了一口氣,望著周知裕,連連道:“很好!很好!”

過了良久,心情漸好的劉仁恭問道:“好問,是否應援河東,你有什麼想法?”

周知裕想了想,道:“大帥,是否應援河東,以末將看來,關鍵還在大帥,末將也不知當不當說。”

“說吧,有什麼就說什麼,某何曾因言罪人?”

“是。某想知道大帥的想法,是寧願委曲求全、聽命他人而得保榮華富貴,還是竭力抗爭以待將來?”

“接著說。”

“東平郡王此人,出身黃賊亂軍,素有草莽之氣。這種人非常顧惜顏麵,也喜好招攬他人為己所用,這些年來,他平定河南、山南、淮北、都畿大片土地,對各方節帥、刺史很少濫殺,隻要向他臣服,他便不計前嫌加以啟用,說起來也算胸懷寬廣,此乃其立身之基。就以此戰為例,魏博、成德、義武等鎮都向東平郡王投降,其節帥各自身兼舊製,並無黜落,原來做什麼,現在仍舊做什麼。如果大帥以河北之地納誠,想必東平郡王必會照拂有加,榮華富貴仍舊在大帥手中。”

劉仁恭眼神微動,猶豫道:“向朱全忠匹夫投降,那某家將來豈不是須聽令行事……”

周知裕接口道:“正是,將來大帥便要聽他的號令,萬萬不可違背,否則必遭橫禍。”

劉仁恭搖了搖頭,道:“好問繼續說。”

周知裕深吸一口氣,道:“若是大帥還有與天下藩鎮一爭雄長之心,還有繼續號令河北之念,則必須應援河東!河東與河北為犄角之勢,河東一旦淪於宣武之手,咱們盧龍就將陷入兩麵夾擊之勢,宣武軍可從南麵和西麵兩路出兵,甚至可遣一軍出雲州,自北麵而下,我盧龍將身處絕境!”

“可如今咱們兵力不盛……”

“無論如何,大帥要想保全盧龍,必須出兵!哪怕是作勢,也要威脅宣武軍側翼,讓其放不開手腳,不能全力攻打河東。”

“咱們周圍還有義武、成德、魏博,要想應援,尚需擊破這三處藩鎮……”

“義武、成德都是小鎮,唯一可慮著乃是魏博,但如今三處兵力都被抽調了許多,隨同宣武正在攻伐河東,正是咱們盧龍出兵的好時機,隻要勝了,河東東麵之圍便解,以晉王的能耐,大帥認為晉王還立不住腳跟麼?”

劉仁恭仍在深思,周知裕決定給這個幾乎就要喪失信心的主帥打打氣:“大帥,難道大帥覺得,咱們盧龍軍打不贏義武、成德和魏博了?”

周知裕的激將法奏效,劉仁恭瞬間恢複了幾分神采:“笑話,若不是宣武搗亂,咱們前年就拿下魏博了!至於義武王處存、成德王鎔,都是鼠輩,什麼時候敢於正視咱們!好問,某決定了,咱們不守了,這次,咱們應援河東,倒要讓李克用看看,某劉仁恭是不是真個就是忘恩背信的小人!”(。